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19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筆抹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輕率的全盤否定。《老殘遊記》第一一回:「所以天降奇災,北拳南革,要將歷代聖賢一筆抹煞。」也作「一筆抹倒」、「一筆抹殺」。
恥居人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地位不如人為恥。宋〈陳亮謝曾察院啟〉:「伏念某本無他長,恥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隨乃塵凡,頗知聖賢之用心,雜之泥滓。」《東周列國志》第六七回:「圍乃共王之庶子,年齒最長,為人桀驁不恭,恥居人下,恃其才器,陰畜不臣之志。」
泰來否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
益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指對自己做人處世有助益的朋友。《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聖賢之君,皆有益友,無偷樂之臣。」
愚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痴呆不知事理。亦指痴呆的人。《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傳.常山王遵傳》:「阿倪愚騃,誰引為郎?」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上自聖賢,下至愚騃,微及豚魚,幽及鬼神,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立地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指人皆有佛性,積惡之人,轉念為善,即可成佛。後指人若能改過遷善,就能讓生命獲得新意義。《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七.羅祖》:「今世諸檀越,不求為聖賢,欲望成佛祖。請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須放下刀子去。』」
防意如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止私欲滋生的心,有如守城防敵般的堅毅。為聖賢克己的功夫之一。如:「他律己甚嚴,防意如城。」元.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卷下.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寶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天花亂墜」。見「天花亂墜」條。01.宋.朱熹〈答吳伯豐書〉其二二:「凡所悟解,一一皆是聖賢真實意思,如其不然,縱使說得寶花亂墜,亦只是自家杜撰見識也。」
 
建功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功勛事業。宋.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惟古之聖賢,建功立業,興利捍患,至於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觀。」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三齣:「元帥威名震邊陲,震邊陲;建功立業在須臾,在須臾。」也作「建功立事」。
兼容并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各種有關的東西都包含、容納在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野叟曝言》第二回:「貧僧豈不知,聖賢學問,兼容并包,釋氏左道旁門,難與抗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