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若合符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節,以竹、木等製成,分成兩半,用來傳命或調兵遣將的信物。若合符節比喻兩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古聖賢之言,大抵若合符節。」
經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儒家的重要典籍。傳,解釋經文的書籍。經傳統稱聖賢所著的書。《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允少好大節,有志於立功,常習誦經傳。」《三國演義》第八六回:「古今興廢,聖賢經傳,無所不覽。」
嵇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雖然嵇康喜歡把自己打扮得不修邊幅,但內心卻很孤傲,最討厭勢力的小人,和攀龍附鳳的人,在嵇康的《聖賢高士傳》裡,對歷史上著名的清高人士有很高的評價,卻對周武王、孔子等人排拒在外,也看得出他多麼討厭出仕之人。 思想嵇康崇尚道家學說,主張「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養生論》來闡明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讚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迹,嚮往出世的生活,不願做官。大將軍司馬昭曾他為幕僚,他跑到河東郡去躲避徵辟。司隸校尉鍾會盛禮前去拜訪他,遭到他的冷遇。鍾會覺得自討沒趣,起身要走,嵇康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說:「聞所聞而來,見所...
超凡入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凡俗,而進入聖賢的境地。指修養達到極致的境界。[例]真正要做到超凡入聖,一塵不染的修養不容易。
體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體會、省思。《朱子語類.卷一一.讀書法下》:「學者當以聖賢之言反求諸身,一一體察。」
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制與音樂。[例]古來聖賢都強調禮樂教化勝於嚴刑峻罰。
過化存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賢的德行感化眾人,其所過之處或所居之地,均受其教化移俗,神妙莫測。《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宋.朱熹.注:「聖人過化存神之妙,未易窺測。」
明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識、有遠見。《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故有聖賢之君,必有明智之臣。」《文選.顏延年.陶徵士誄》:「孰云與仁,實疑明智。」
斗筲之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胸狹窄的人。亦用以自謙才疏學淺。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似我這糞土之牆,斗筲之器,枉讀了聖賢之道。」也作「斗筲之人」。
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宣揚聖賢之道。如:「文以載道」。宋.周敦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