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全書.卷六三.治道一.王伯》:「況此等議論,正是推波助瀾,縱風止燎,使彼益輕聖賢而愈無忌憚,又何足以關其口而奪其氣乎?」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可一世,自我陶醉,自負不淺,自視甚高,自視過高,自鳴得意,孤芳自賞反義:妄自菲薄,自愧弗如,自慚形穢,自暴自棄辨似: 「自命不凡」及「孤芳自賞」都有自認不同凡俗的意思。 「自命不凡」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不同於凡俗;「孤芳自賞」是覺得自己特別清高而不同於凡俗。 自命不凡 孤芳自賞 辨似例句 ○ ㄨ 才聽算命先生說他命帶富貴,他竟然就~起來。 ㄨ ○ 古來聖賢多寂寞,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我且~以待來日。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文以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理學家所主張的文學觀點,認為文章是用以闡述聖賢之道的。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室操戈」係由「同室」和「操戈」組合而成。「同室」是出自《孟子.離婁下》,孟子認為,大禹、后稷和顏回這三位聖賢,都致力於行仁善之道,以拯救世人,心中急切的程度,就好像看到同一個家裡的人互相打架,披頭散髮、急忙地跑去勸阻。因此「同室」指同一家人。「操戈」則見於《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鄭國徐吾犯的妹妹長得很美,公孫楚雖早已將她聘定,公孫楚的堂哥公孫黑卻想強行納聘。徐吾犯不敢得罪兩人,就交給妹妹自行選擇嫁給何人。徐吾犯的妹妹最後選擇了公孫楚,公孫黑知道後,就想把公孫楚殺了,好奪走徐吾犯的妹妹,二人「執戈逐之」,拿著兵器互相追殺,最後公孫黑負傷而回。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同室操戈」,用來比喻兄弟...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有個名叫東方朔的年輕人。為人詼諧幽默,性格豪邁,對事直言不諱,武帝非常喜歡他。他對自己有很高的期許,認為讀聖賢書,應被重用而對國家有所貢獻。於是上書皇帝,陳述自己對國家政事的意見,但卻沒有受到重視,因而寫下〈答客難〉。文中假設客人問他,既然自己博學又機智,為何不能像戰國時代的蘇秦、張儀有那樣崇高的地位?他回答時代不同了,彼一時,此一時也。戰國時代各國競爭激烈,讀書人可憑本事施展抱負。但現在漢朝統一天下,有固定的人事體系,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況自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意思是說自己眼界狹小,見識短淺,能力纖弱,哪有資格表達意見呢?東方朔以反話的方式,抒發自己的不...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周敦頤,號濂溪。精於《易》學,喜歡談論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理論,以及立誠、主靜學說,為道學的創始人。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則是理學的奠基人。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並且寫信告訴朱熹,希望朱熹寫一篇文章記下這件事。於是朱熹就寫下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內容有一段寫道:「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陸九淵〈與包詳道書〉:「其於聖賢之言一失其指,則倒行逆施,弊有不可勝言者。」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朱熹〈與陳丞相書〉:「然彼賢者,其明既足以燭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聖賢之轍,則其自處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汙以求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聖賢或所崇拜的人死後的精靈也稱為「神」。《後漢書.卷四十四.張禹傳》:「中土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於濟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