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9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反求諸身注音︰ㄈㄢˇ ㄑ|ㄡˊ ㄓㄨ ㄕㄣ漢語拼音︰fǎn qiú zhū shēn釋義︰猶「反求諸己」。見「反求諸己」條。 01.《禮記.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02.宋.朱熹〈答劉子澄書〉:「願老兄專以聖賢之言,反求諸身,一一體察,須使一一曉然無疑,積日既久,自當有見。」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名氏〈君子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注解〕 (1) 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破,以表示自己戒酒的決心。有個酗酒的朋友聽了這件事,氣得反駁他說:「酒自古以來都是為人所愛,連古代聖賢也不例外,他們也不致於喪失本性。你把酒器打破,做這樣地自我限制,不過是忌口,但心裡還是想著它,又有什麼用?」庾闡回答說:「人生下來時沒有任何欲望,但後來欲望慢慢養成,都是受到周圍物的影響。如果把這些誘因剷除,心就不會蠢蠢欲動。心能靜得下來就會快樂,不會受到欲望的干擾。所以忌口不只是忌口而已,也能忌心。」朋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連連稱是。這裡的典源用了「自封」。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故步自封」,用來指安於現狀,不求進取。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古調獨彈,自命不凡,自命清高,孤高自許反義:自慚形穢辨似: 「孤芳自賞」及「自命不凡」都有自認不同凡俗的意思。 「孤芳自賞」是覺得自己特別清高而不同於凡俗;「 自命不凡」則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不同於凡俗。 孤芳自賞 自命不凡 辨似例句 ○ ㄨ 古來聖賢多寂寞,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我且~以待來日。 ㄨ ○ 她是有條件~,年紀輕輕的就得了兩塊奧運金牌。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寶花亂墜注音︰ㄅㄠˇ ㄏㄨㄚ ㄌㄨㄢˋ ㄓㄨㄟˋ漢語拼音︰bǎo huā luàn zhuì釋義︰猶「天花亂墜」。見「天花亂墜」條。 01.宋.朱熹〈答吳伯豐書〉其二二:「凡所悟解,一一皆是聖賢真實意思,如其不然,縱使說得寶花亂墜,亦只是自家杜撰見識也。」 參考詞語︰天花墜地注音︰ㄊ|ㄢ ㄏㄨㄚ ㄓㄨㄟˋ ㄉ|ˋ漢語拼音︰tiān huā zhuì dì釋義︰猶「天花亂墜」。見「天花亂墜」條。 01.《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梁高僧談經入妙,可使頑石點頭,天花墜地。」 參考詞語︰亂墜天花注音︰ㄌㄨㄢˋ ㄓㄨㄟˋ ㄊ|ㄢ ㄏㄨㄚ漢語拼音︰luàn zhuì tiān huā...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憂世憫人注音︰|ㄡ ㄕˋ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shì mǐn rén釋義︰猶「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明.袁宏道〈第三問策〉:「昔孟子之序好辨(辯)也,述禹、周以來聖賢之苦心,千古一轍,而其一段憂世憫人之意,至於欲用不獲,而託之空言,讀之真可使人墮淚。」 參考詞語︰憂天憫人注音︰|ㄡ ㄊ|ㄢ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tiān mǐn rén釋義︰即「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一二.佳句類》:「此類數十句,雖古作者無以加,而其憂天憫人之意,亦間見於篇。」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公今只是道聽塗說,只要說得。待若聖賢之道,只是說得贏,何消做工夫?只半日便說盡了。」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疊床架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斅1>,猶屋下架屋2>,床上施床3>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 〔注解〕 (1) 模斅:模擬仿效。斅,音ㄒ|ㄠˋ,效法、學習。 (2) 屋下架屋:比喻重複模仿,無所創新。見「屋下架屋」。 (3) 床上施床:比喻重複而無創見。見「床上安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谷風》:「不念昔者,伊余來塈。」《文選.陸機.文賦》:「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所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