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4.5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位、高官。《易經.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戰國策.齊策四》:「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
2.上座,貴客座位。漢.劉向《新序.卷一.雜事第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位。』」
足部在地上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在地上的足部位置可分為站立與蹎立。因此足部根據離地面不同的高度,可以分成五個位置。 足部在地上〈pied à terre〉;全部的足掌都支撐在地面上。 足部在四分之一踮立上〈pied à quart〉;足跟只離地一點點(幾乎不離地)。 足部在二分之一踮立上〈pied à demi〉;舞者將重心站立在足掌上,足跟提起離地。 足部在四分之三踮立上〈pied à trois quarts〉;舞者將重心提高立在足掌和腳趾上,足跟提起離地。 足尖全部踮立〈sur la pointe〉;舞者站在足趾的頂端;也就是女舞者踮在硬鞋的高度上。〔見芭蕾足部在地上位置圖〕
上位詞自動登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索過程中,將欲檢索字在索引典中與上屬直接相關之詞,自動登錄到文件或檢索式中,以進行擴大檢索的一種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所在的地方。如:「座位」、「方位」、「位置」。
處、在。如:「鹿谷鄉位於南投縣,以生產凍頂烏龍茶聞名。」
職務、等級。如:「職位」、「地位」、「爵位」、「甲等體位」。
數字的位置。如:「個位」、「位數」。
量詞。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多含敬意。如:「十位客人」、「五位老師」。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
風行草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紘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聖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也作「風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5>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6>,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7>黃金千斤,文車8>二駟,服劍9>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10>,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注解〕 ...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從諫如流反義:固執己見,拒諫飾非,剛愎自用辨似: 「從善如流」及「從諫如流」都有接受別人意見的意思。 「從善如流」側重於接受好的意見;「從諫如流」側重於接受別人的規勸。 從善如流 從諫如流 辨似例句 ○ ㄨ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ㄨ ○ 我們的長官,潔身自愛,~,只要有缺失,任何人進諫,都虛心接受。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綽綽有餘」原作「綽綽有裕」,出自於《詩經.小雅.角弓》。這一首詩是在勸告王朝貴族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兄弟之間應該和睦而不疏遠,在上位者是人民的模範,如果本身疏遠了兄弟親戚間的關係,人民就會仿效;相反地,如果在上位者,與兄弟和睦,人民也會跟著做。兄弟間的感情融洽,相處就會寬厚;感情不融洽,就會互相殘害。後來「綽綽有裕」轉為「綽綽有餘」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各方面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