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騎上馬背。如:「跨鞍上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明.劉基〈晨詣祥符寺〉詩:「上馬雞始鳴,入寺鐘未歇。」
2.大陸地區指開始進行某項規模較大的工作或工程。如:「三峽大壩的工程已經上馬了。」
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把新幹部推上領導崗位。
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富貴人家置於門前供墊腳上馬的石頭。
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餞別酒。《醒世姻緣傳》第五五回:「童七又遞了幾盞上馬杯,拱手而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王韜《淞濱瑣話.卷四.反黃粱》:「我未嘗不思投筆從戎,上馬殺賊,請纓自效,擊楫興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扮演。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五齣:「俺怕不占場兒砌一個『錦西湖上馬嬌』。」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郃曰:「此乃『反客為主』之計,不可出戰,戰則有失。」淵不從,令夏侯尚引數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歸寨。 〔注解〕 (1) 輕躁:輕浮急躁,缺乏耐性。 (2) 拔寨:拔營,全軍出發。寨,音ㄓㄞˋ。 (3) 反客為主:比喻變被動為主動,或變次要的為主要的。見「反客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決、堅持、極力。如:「固守」。《書經.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老殘遊記》第四回:「那人再三固讓。老殘仍送出大門,看那人上馬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