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4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乾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因缺少水分或營養而枯黃的樣子。如:「冬天近了,樹上的葉子也漸漸乾枯了。」
3.一點也不剩。如:「這口井用了幾十年之後,水源終於乾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竭,沒有水分的。如:「乾草」、「乾枯」、「乾涸」、「乾柴烈火」、「口乾舌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乾、乾涸。[例]枯竭、乾枯、海枯石爛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注解〕 (1) 涸:音ㄏㄜˊ,水乾竭、乾枯。 (2) 相呴以濕:泉水乾涸,魚兒張口哈氣互相潤濕。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 (3) 濡:音ㄖㄨˊ,沾溼。 ◎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 宋1>人有閔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其人曰:『今日病5>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6>而往視之,苗則槁7>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78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9>無益,而又害之。 〔注解〕(1) 宋:戰國時國名。周朝分封殷遺族微子啟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2) 閔其苗之不長:擔心所種的苗長不高。閔,音ㄇ|ㄣˇ,擔心、憂心。(3) 揠:音|ㄚˋ,拔。(4)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5) 病:疲倦。(6) 趨:快步走。(7) 槁:音ㄍㄠˇ,乾枯。(8) 舍:通「捨」,放棄。(9) 非徒:不但。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鳥讓它飛走。」接著又提議說危險的事。桓說:「在矛尖上洗米,劍鋒上燒。」殷說:「一百歲的老頭子拉著乾枯樹枝。」顧說:「井口上的轉輪躺著一個嬰兒。」殷仲堪有個參軍坐在旁邊,說:「盲人騎著瞎馬,半夜走到深池邊上。」殷仲說:「唉!太盛氣凌人了吧。」因為他的眼睛正有一隻是壞的。 相似詞氣勢洶洶、盛氣凌人、逼人太盛 相反詞平易近人、屈己從人 例句你說話總是咄咄逼人,難怪大家不喜歡和你討論事情。書中攻擊楊朱、墨翟兩派,辭鋒咄咄逼人。(朱自清《經典常談‧四書第七》)即使你言之有理,也不要咄咄逼人,讓人難堪不已。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禪宗史上,德山宣鑒禪師善於用「棒」開釋弟子,臨濟義玄禪師則是精於用「喝」的方式來啟發,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亦合稱為「德山臨濟」。《五燈會元》卷一四記載,大洪報恩禪師在開釋弟子,講解佛法時,提到德山和臨濟禪師。說這兩位禪師說法時,隨手引用各種古例來開示,禪理發揮便能涵括各角落,解說的高明有如聳立千仞的岩壁。讓受啟發的弟子感覺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也有如本已乾枯的樹木重新開滿了花朵。後來「信手拈來」成為一句成語,除用於指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亦用以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心灰意冷,心如死灰,古井無波,萬念俱灰反義:生氣勃勃,生龍活虎辨似: 槁,音ㄍㄠˇ。乾枯。不可寫作「稿」。
青出於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大哲學家荀子寫了一篇〈勸學〉的文章來鼓勵大家多學習。學習有什麼好處呢?就像靛青是從蓼藍提煉出來,但是顏色比蓼藍還要青;冰是水結凍而成,但是溫度比水還要低。學習就像這種提煉和結凍的效果一樣。我們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條用輮的工夫,慢慢使它彎曲,製成車輪。等它彎曲合乎規矩後,就是經過日晒乾枯也不會再恢復原狀了。這種輮的工夫也是學習。所以木頭要劃得直,得靠繩墨;金屬要磨銳,得靠礪石。君子就是要接受繩墨般的約束,礪石般的磨鍊,假如能廣泛地去學習,而且能時時反省自己,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了。後來就從荀子這段話中演變成「青出於藍」這句成語,原來是用來比喻學習的效果,後多用來比喻學生表現較老師出色,晚輩成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潤、不乾枯。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沮,溼也。」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韻〉詩:「門閉深沉樹,池通淺沮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