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互動式光碟     
瀏覽人次:248 收藏人次:0
  電視是現今最有影響力的媒體,然而電視是一種單向溝通的媒體,觀眾只能被動地接受資訊,除了選臺,別無其他選擇。為了增加電視的附加價值,廠商乃於其上增加某些媒體或設備;因而發展出錄放影機、任天堂遊樂器、卡拉OK、與CD-I等。
  CD-I又稱作互動式電視(interactive television),是最近發展出來的多媒體系統。CD-I於一九八○年代初期,由飛利浦公司、新力公司、以及松下(Matsushita)系統公司共同研發,並於一九八七年制定綠皮書(The Green Book),統一了CD-I之技術規格,例如使用標準的作業系統CD-RTOS、滑鼠、遙控器等,而於一九九一年繼雷...
    
瀏覽人次:15575 收藏人次:6954458
光線。如:「日光」、「月光」、「燈光」、「光芒四射」。
榮耀。如:「為國爭光」。
景物。如:「觀光」、「風光」、「春光明媚」。
時間。如:「光陰」、「時光」。
平滑明亮。如:「磨光」、「光滑」、「光溜」、「光亮」。
完。如:「吃光」、「他已經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
單、只。如:「光說不做」。
裸露。如:「光頭」、「光腳」、「光著身子」。
對人來臨的客套話。如:「光顧」、「歡迎光臨」。
接受別人恩惠、好處的客套話。如:「沾光」、「叨光」。
    
瀏覽人次:15136 收藏人次:2457881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13925 收藏人次:1664830
彼此。如:「互相」、「互補」、「互助合作」、「互信互愛」、「互通有無」、「互不相讓」。
    
瀏覽人次:12216 收藏人次:353679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4128 收藏人次:141072
裝盛食物的小盤子。如:「碟子」。
像小盤子一樣的圓形器物。如:「飛碟」、「磁碟」。
量詞。用於計算碟裝物的單位。如:「兩碟瓜子」、「三碟糖果」。
互動     
瀏覽人次:3535 收藏人次:166464
1.相互感應。漢.李陵〈答蘇武書〉:「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
2.社會行動者間相互影響的行為過程。如合作、競爭、衝突等。
光碟     
瀏覽人次:1707 收藏人次:0
一種碟狀儲存媒體,具有螺旋狀的溝紋,能用雷射光讀取其中儲存的資料。原用在音響或錄影設備上。在電腦系統運用上,相較於磁碟片,為一種大容量之儲存媒體,可分為僅寫一次之CD-R、DVD-R等與可重覆蓋寫之CD-RW、DVD-RAM(RW)等兩類型。
多媒體教學     
瀏覽人次:695 收藏人次:0
以後則稱為"新教學科技時期",此具有二重意義:1.此時期所盛行之媒體為"新"科技媒體,包含雷射光碟、互動式光碟、多媒體系統和超媒體等;2.因行為學派重視刺激反應之學習理論,在1980年代被重視學習者學習策略與學習形式之認知科學派典所取代,而影響了電腦輔助教學設計之導向。隨著資訊時代之發展,一般以早期文字型態展現之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習者之學習需求,網頁教材內容多媒體化可以生動的表達教學內涵,將為網路教材發展之新趨勢。1.即時傳播技術:提供視訊、聲訊檔案邊傳邊播放之功能,以因應不同網路之傳輸速率調整播放品質,改進傳統多媒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