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5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理及心理健康無異狀。如:「身心健全」清.徐珂《清稗類鈔.地理類.溫泉》:「泉最溫煖,僅能浴一二十分鐘,縱身體健全者,亦不得過三十分鐘。」
2.事物完美無欠缺。如:「健全的組織」、「健全的社會」。
3.使完善、使完備。如:「健全國家財政」、「健全人格發展」。
心靈健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靈健全指其有且能正常控制心理官能,如思想情緒作用和理性活動等。現在多用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或心智健全代替。但二者也略有分別:心智健全是有能做邏輯思考、明智、理性的心靈,遠離偏見、幻想和無知,且能判斷、預測行動的後果。心理健康指對生活各方面能充分而適當的適應,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上能夠符合社會的標準,並具備挫折容忍力、獨立、負責任,與別人融洽相處的能力。
  一般而言,教育的目的即在培養身心健全的人。但是,身心狀況一方面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可能有先天的缺陷;一方面在後天環境中也可能受到傷害,以致影響心理官能,教育在這方面已盡力設法預防後天的傷害,並補救先天的缺陷。
組織健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健全」係指一個組織長期以來能夠完成三個重要的核心活動:實現組織目標、維持內部關係、適應外在環境。也就是說,組織要保持健全,才能有效、穩定,並且能夠進行適當的變革。
  麥爾斯(Matthew B. Miles)指出組織在完成上述三個活動的能力上是各不相同的。他認為一個健全的組織「不僅在其環境中生存,而且繼續地、妥當地應付一段長時期,同時在應對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和擴充其生存能力。雖然在某一天短期的運作上可能有效或者無效,但是長期的繼續生存、妥當應對和成長,都會發生。」
  反之,不健全的組織缺乏長期性的效能。雖然它可能以一項「應急方案」(crash progra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齊備。如:「全部」、「十全十美」、「文武雙全」、「全副武裝」。
普遍、整個。如:「全國」、「全面」、「全家」、「全體」。
都、皆。如:「他們全來了!」、「球瓶全倒了!」
保持完整。如:「保全」、「兩全其美」、「苟全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壯、身體好。如:「健康」、「健美」、「健壯」、「強健」。
使強壯。如:「健身」。
擅長,在某方面的能力、精力特別強。如:「健談」、「健步如飛」。
健忘:容易忘、記憶力不佳。如:「老來多健忘」。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括了 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 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鍛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高溫下反覆錘打金屬,使其更加精純。漢.王充《論衡.率性》:「冶工鍛鍊,成為銛利。」也作「鍛煉」。
2.歷經反覆刻苦練習,使其不斷精進。如:「鍛鍊體魄」、「鍛鍊字句」。明.胡應麟《詩藪.外編二.六朝》:「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暉能娛人』之類,雖非鍛鍊而成,要皆真積所致。」也作「鍛煉」。
3.一再羅織罪狀或嚴刑折磨,加罪於人。《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路溫舒》:「上奏畏卻,則鍛鍊而周內之。」《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韋彪》:「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鍊之吏,持心近薄。」《明史.卷三○六.閹黨列傳.田爾耕》:「爾耕廣布偵卒,羅織平人,鍛鍊嚴酷,入獄者率不得出。」也作「鍛練」。
協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的精神與改變教學型態著手,期待有一天學生能在更合理的情境下去作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參考書目黃光雄(1988),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P154~P164。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5%8D%94%E5%90%8C%E6%95%99%E5%AD%B8%E6%B3%9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譯文6 補充7 實例8 參考資料 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ㄌㄩˋ 解釋形容事情計畫得很周密,考慮得很健全,想得很長遠。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 典故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 棘矜,非 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沆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 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