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9.8228 ms
共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指禮、樂、射、御、書、數。《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2.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唐.韓愈〈師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
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稱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教育科目為「六藝」;又稱《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六種儒家的經典為「六藝」。《禮記.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漢.鄭玄.注:「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明史.卷二○八.余珊列傳》:「飾六藝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奪漢政。堅白異同,模棱兩可。」 參考詞語︰含糊兩可注音︰ㄏㄢˊ ㄏㄨ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hán hú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清.陸隴其〈答曹彝士太史書〉:「年來向往斯道者雖有人,而含糊兩可者實多。」
|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
|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
參差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法言.序》仲尼1>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諸聖2>,譔〈重黎〉、〈淵騫〉。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諸聖:完全以聖人之道來衡量。,同「概」。〔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
|
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
|
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計算的方法。為六藝之一。《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何思何慮!』
02.《漢書.卷九九下.王莽傳》:「贊曰:『……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莽誦《六藝》以文姦言,同歸殊塗,俱用滅亡。』」 參考詞語︰異趣同歸注音︰|ˋ ㄑㄩ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qū tóng guī釋義︰「趣」同「趨」。「異趣同歸」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管子.形勢》:「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 參考詞語︰異路同歸注音︰|ˋ ㄌㄨˋ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lù tóng guī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文子.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