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其高     
瀏覽人次:166 收藏人次:0
有餘。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行不到半里其高,則聽的腦背後喊聲鬧。」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這綵樓百尺其高,勢壓著南北山岳。」
    
瀏覽人次:32922 收藏人次:2190083
代詞。A>相當於「他、他們或他的、他們的」。如:「其貌不揚」、「聽其自然」、「各得其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B>相當於「這、那、那個、這些、那些」。如:「其他」、「其中」、「其餘」、「名副其實」、「文如其人」。
副詞。表示反問或揣測的語氣。如:「其奈我何?」、「豈其然乎?」
助詞。表示語氣的加強。如:「極其」、「尤其」、「何其榮幸」。
    
瀏覽人次:18169 收藏人次:11127593
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高度」、「身高」。
高的地方。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
與「低」相對:A>上下距離或離地面遠的。如:「高空」、「高山」、「高樓大廈」、「一山還比一山高」。B>超越一般水準或平均程度的。如:「高級」、「高價」、「高興」、「高速」、「眼高手低」。C>等級在上的。如:「高年級」、「高級中學」。D>聲音激昂的。如:「高歌」、「高聲」。
指年紀大或歲數高的。如:「高齡」、「年高德劭」、「年事已高」。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部首。
姓。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31360 收藏人次:1623757
03.《喻世明言.卷一四.陳希夷四辭朝命》:「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間,聞其高尚之名,御筆親書丹詔,遣官招之,使者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27243 收藏人次:7584111
憑據、倚靠。《禮記.檀弓下》:「既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漢.鄭玄.注:「隱,據也。」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22951 收藏人次:203444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據《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引)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難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言為無不周遍,實則外於倫理;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誕1>妖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2>天下於汙濁;雖高才明智,膠3>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 〔注解〕
(1) 邪誕:荒誕不經。
(2) 溺:使陷溺。
(3) 膠:拘泥。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22817 收藏人次:3077979
02.宋.高斯得〈轉對奏札〉:「夫所謂空言者,謂其高談闊論,遠于事情,揆諸古則不合,施于今則有害。」
心花怒放     
瀏覽人次:20861 收藏人次:688930
「心花怒放」這句成語以花朵比喻心情,用「怒放」來形容心情極其高興、快活。如果究其來源,可能是出自於佛經。「心花」一詞本作「心華」,「華」同「花」,以花喻本心之純淨。如《圓覺經》:「心華發明,照十方剎。」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起惡念,就能真正覺悟,心花豁然開朗,發放光明,照亮整個世界。這裡的「心華發明」,含有「豁然覺悟本性」的意思。後人引用也作「心花怒發」或「心花怒開」。心花能夠怒放、怒發、怒開,當然是本心豁然大悟的結果,此時心情自然是極其快活、開朗,所以後人多以「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極其快活。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18867 收藏人次:1134402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1>,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2>,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3>耶? 〔注解〕
(1) 司命:本指掌管文運的文昌星,此指韓朝宗能獎勵文學,提拔後進,對當時文學之興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品題: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3) 激昂青雲:震盪飛揚於青雲之上,比喻得志顯貴。青雲,比喻顯要的地位。
衣冠楚楚     
瀏覽人次:17677 收藏人次:903971
01.唐.崔損〈凌煙閣圖功臣賦〉:「處其高也,方取貴於功高;居其險也,固非同於履險。則知君策勳兮旌於賢;臣在圖兮參於前。名位雍雍,就丹楹而成列;衣冠楚楚,煥藻井而相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