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典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雅而不鄙俗。多用於文章。《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辭義典雅,足傳于後。」《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本部院訪得天長縣儒學生員杜儀,品行端醇,文章典雅。」
2.墳典雅頌等上古的典籍。《文選.馬融.長笛賦序》:「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術。」
典雅堂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華麗雅正,氣勢宏偉。如:「國家音樂廳給人一種典雅堂皇的感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高尚的、不俗的。[例]優雅、典雅、雅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漏;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地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調雖不同,演奏的精妙則相同。比喻形式、方法等雖不同,效果則相同。[例]這棟新建築的外觀和中國傳統建築雖有不同,但皆典雅穩重,有異曲同工之妙。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東莞人。著有《文心雕龍》十卷五十篇,書中討論的範圍廣泛,包括文學源流、文體區分、創作方法及文學批評等方面,對後代文學創作及文學批評影響深遠。本篇〈體性〉是在討論文章的風格與作家的性情,將文章歸類成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八種風格,而文章風格的形成受個人的性情影響。舉了漢、三國魏、晉各朝名家為例,如:三國魏的阮籍,為人豪邁灑脫不受約束,所以他的文章格調高遠脫俗;三國魏嵇康長得英俊有俠氣,所以文章旨趣高超,辭采峻切犀利;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思想敏捷,所以文章流暢幽美。由此類推出,人的性情和寫出來的文章風格是相符的。後來「興高采烈」被用來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
排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2.劉勰<文心雕龍>:「若總其歸塗,則數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 反句排比凡在語文中,用結構相似但意義相反的句子,上下排比的一種修辭技巧,稱為反句排比。如:1.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帝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2.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参考資料(註一)張春榮著:《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1...
古色古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具有古舊典雅色彩和情調的書畫、或造型仿古的器物、建築、藝術品等。#語本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的區別。也有人說“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雅》共105篇,分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小雅》為宴請賓客之音樂。《大雅》則是國君接受臣下朝拜,陳述勸戒的音樂。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間詩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於政治方面的,有贊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的詩。但是沒有情詩。「雅」在此可以指貴族官吏詩歌。《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