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31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揭示中試者的名單。《儒林外史》第三回:「到出榜那日,家裡沒有早飯米。」《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外頭只知道是明日出榜,其實場裡今日早半天就拆彌封填起榜來了。」
2.張貼文告。《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我王出榜於朝門外,令教在世間應有室女者,盡皆來進。」《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布考試錄取名單的公告。如:「落榜」、「金榜題名」、「榜上有名」。
榜樣:可供學習、效法的模範。如:「你應該做弟妹的好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贊同。《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沛公然其計,從之。」《三國演義》第一回:「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名落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吳人孫山應試,考中最後一名,與其同往的鄉人兒子落選。回鄉後,鄉人問兒子考中沒有,孫山回答:「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見宋.范公偁《過庭錄》。後比喻考試不中。《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孫山,心上好不懊惱。」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權勢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王尊一到那裡,立即整頓吏治,並曉示屬縣所有官吏忠於職守,以身作則,為下屬作出榜樣。法律無情,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嘗試一下法律。郡裡有個屬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憤極大,告示貼出後不見改悔,於是王尊把他捉拿歸案。這貪官入獄後,沒幾天就一病身亡。接著,王尊又懲辦了一批罪行嚴重而又沒有悔改的豪強。這樣一來,安定郡開始太平起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違法亂紀、作奸犯科 相反詞廉潔奉公、以身作則 5.例句我們每個公民都要奉公守法,不要以身試法。
依然故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舊和從前一樣,指情況依舊,沒有任何變化。宋.陳著〈賀新郎.北馬飛江過〉詞:「誰料腥埃妨闊步,孤瘦依然故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說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還是個依然故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用重金懸賞,一定會有為了優厚的獎金而自告奮勇的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封神演義》第八七回:「陛下可出榜招賢,大懸賞格,自有高名之士應求而至。古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倉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藏米穀的地方。《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大事已定,出榜安民,盡封府庫倉廩。」
居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漢.王充《論衡.量知》:「居住食祿,終無以效。」《儒林外史》第四○回:「城裡又蓋了五個衙署。出榜招集流民,進來居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