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0.7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現出、顯現。《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說我們這鎮遠府裡,正月十八日,鐵溪裡的神道出現。」
2.產生、發現。如:「據說這座山出現過金礦。」
出現及消失的機關裝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台設備名詞。舞台上具有升降機的活板門裝置,幫助演員在舞台上突然出現或是迅速消失的戲法。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自由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述詞演算中,若變數的出現不是約束出現,就稱為自由出現。例如,在A(x)=M(x,y)vP(x,z)中,y和z的出現是自由出現,而P(x,z)中的X也是自由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出、顯露。[例]顯現、呈現、出現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艾瑞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 生的怒吼。"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高潮」才能滿足,因此產生性愛。兩性始有共同生活與婚姻的理想,性心理的發展已非常成熟。發展不良則會出現佛洛依德定義之異常成人性表現(如同性戀等)。 參考文獻林彥妤等譯(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台北市,桂冠。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典辭典是為詞語提供音韻、意思解釋、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書。在東方社會中,詞典收詞為主,也會收字。為了配合社會發展需求,詞典收詞數量激增並發展出不同對象、不同行業及不同用途的詞典。隨着吸收百科全書的元素,更有百科辭典的出現。辭典歷史:前3世紀,第一部中文字典《爾雅》面世。2世紀,說文解字。1716年,康熙字典成書。1908年,即清朝光緒三十四年《辭源》的編纂工作正式開始,並由方毅、杜亞泉、孫硫珍、張元濟、傅運森等共50人先後參與。終於在1915年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成為中國第一部辭典。1915年,中華書局準備編寫大辭...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代表其理論的要義或基本概念。 其二是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階段觀點。 理論皮亞傑認為發展會以階段形式出現,透過平衡歷程從一階段演化至下一個階段。兒童會在環境中所遭遇到的經驗,以及經驗發生時他們所具備的認知歷程和結構,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若兒童既有的思考模式和既有的基模足以面對環境的挑戰,那麼兒童便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有時候兒童所接收的訊息與其既有的基模搭不上,導致認知失衡,於是會試圖藉由同化來重建平衡,也就是將新訊息併入其既有的基模之中的一種歷程;然而,也有可能需要藉由改變既有基模以納入新訊息,也就是調適。這兩種歷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