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2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受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受聘任。如:「他受聘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
2.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禮。宋.陸游〈晚秋農家〉詩八首之四:「西鄰女受聘,賀之以一襦。」《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奴自受聘之後,常拚一死,只為未到得嫁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訪問,古時派遣使者到各國去通問。如:「聘問」。
以禮薪請人來任職做事。如:「約聘」、「徵聘」、「聘請」。
訂親。或指訂親時男方贈與女方的信物和禮物。如:「大聘」、「小聘」、「下聘」、「聘禮」、「聘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得、納入。如:「接受」、「受人之託」、「受之有愧」。
被、遭遇。如:「受寒」、「受挫」、「受害」、「受苦受難」。
容忍、忍耐。如:「忍受」、「承受」、「受不了」。
適合,表示好的意思。如:「受用無窮」。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大學新聞系、輔仁大學新聞系、台灣文化學院大眾傳播系兼任教職;2003年取得博士學位、副教授證書後,受聘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暨民族發展研究所;2004年受聘於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受聘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隔年更名為台灣文化研究所)及語文與創作學系,2008年接任台文所所長。  在社團與相關社會服務部分,曾任南投縣文化基金會董事、民主人...
應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聘用。如:「他應聘回國,準備貢獻所長。」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四書五經、向滿漢文翻譯大家徐元夢學滿文,以及和原任禮部尚書的顧八代學習經典,大考據學家閻若璩也一度受聘府中。而在眾多的授業師傅之中,與雍正關係最密切的是顧八代,雍正自云自幼便與顧八代朝夕共處,聽其講論忠孝大義,研究經書,獲益良多。顧八代乃滿洲鑲黃旗人,好讀書、善騎射征戰,可說文武兼備。其於康熙「二十三年八月直尚書房、二十四年擢內閣學士,……二十八年擢本部尚書」,官運可謂平順,但晚年康熙觀其「不宜部院,著革任以世職隨旗行走,仍直內廷。」此後顧八代一直在內廷教育皇子,三十七年(1698年)因病乞休,退職後過著清貧的生活,並...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1969年,張愛玲移居加州,受聘於柏克萊加州大學。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直接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願,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沒有舉行公開葬禮。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1997年,...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畢業後進入了上海教會辦的聖約翰大學讀書。1916年以名列第二的成績畢業。林語堂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受聘北京清華學校(清華大學的前身),任英文教員,兼授基督教聖經課。此時正值新文化運動興起并走向高潮時期,林語堂接受新思潮的影響,在《新青年》上發表研究漢字的文章,提倡白話文學,並與胡適成為好友。1919年,林語堂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比較文學,1920年,在德國殷內大學修習莎士比亞戲劇,後又到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師從漢學家唐拉狄,研究中國的古音韻,取得語言學博士學問,1923年回國。林語堂回國後,任北京大學英文系語言學教授...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任倉聖明智大學教授,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翌年,由蒙古貴族、大學士升允舉薦,與羅振玉、楊宗羲、袁勵准等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1924,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國維受聘任清華研究院導師,教授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經完全認同問題。他無視文學的社會性,也不知道文學的時代使命。他華麗、耽美主義呈現一種「異味」。他曾受聘「文藝臺灣」擔任助理編輯,因而與西川滿的「外地文學」關係密切。這個階段,由於不瞭解殖民地統治下,台灣民眾被欺凌的真實生活,並堅決相信在藝術無國界,和當時以台灣人為主的「臺灣文學」,關係惡劣。民國三十三年,光復前一年,他因戰事越來越激烈,對自己的文學態度有所反省與批判,並和西川滿齟齬,遂辭去工作,回台南任台南立人國民學校教師。戰爭末年,被迫征召入營為帝國陸軍二等兵。這段期間,他埋頭閱讀有關臺灣新文學的各類書籍,從此發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