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07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員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員外指正員以外的官,晉武帝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以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位次郎中。簡稱為「員外」。
考功員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功員外郎為唐代官名。據〔唐六典〕,吏部置考功員外郎一人,掌天下貢舉之職,凡諸州每歲貢人,分為六類:一秀才、二明經、三進士、四明法、五書、六算。又〔新唐書.選舉志〕,「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訶,帝以員外郎望輕,遂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此後,其職掌為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法及其行狀。又依唐制士子及第後,僅具選人身分,須通過吏部試,始得注官授職。(參見「吏部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官名。如:「侍郎」、「尚書郎」、「員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外:A>古時官名,員外郎的簡稱。B>古時稱富貴人家的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員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員外郎的簡稱。參見「員外郎」條。
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漢中郎將分掌三署,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門戶,出充車騎。而沒有固定職務的散郎稱為「外郎」。
2.衙門書吏。《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將玉堂春屈打成招,問了死罪,送在監裡。若不是虧了一個外郎,幾時便死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卻有嚴公兒子平日最愛的相識,一個外郎,叫做丘三。」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蒸日上」的「蒸蒸」原作「烝烝」,見於《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是興盛發展的意思。「蒸蒸日上」這句話則見用於陳康祺的《郎潛紀聞》。陳康祺(西元1840∼?),清浙江鄞縣人,字均堂。同治十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後任江蘇昭文知縣。罷官後家居蘇州,熟諳清代掌故。所著《郎潛紀聞》是一部取材豐富、內容廣泛的史料筆記,為陳康祺利用公餘閒暇時間寫成,書中內容多輯錄清代的軼事、風土民情,可補充正史的不足之處,對於研究清代的歷史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在〈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一節中,記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因為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的詩文有悖逆朝廷之意,皇帝認為浙江一帶民風惡劣,於是下令禁止浙...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注解〕 (1)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2) 豐沛:沛縣豐邑,位於今江蘇省西北,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後人因此稱帝王的故鄉為「豐沛」。 (3) 揚鑣:揚起馬銜,比喻驅馬前進。鑣,馬口中所含的鐵環。鑣,音ㄅ|ㄠ。〔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河間公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