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56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商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也稱為「衛鞅」。
商鞅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編組基層3 二十等爵制4 廢除井田制度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背景西元前356年,秦孝公致力向東方發展,任用商鞅,變法改制,變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6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商鞅聽說秦孝公招募賢才,於是攜帶李克所著《法經》入秦,商鞅變法就是將三晉治術用於文化發展較落後的秦地而全面進行的大改革。 編組基層
三列商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殼體普通常見,並不稀有,保存良好。阮及郝(Ruan et Hao, 1981,1988 ) 發表了Hermanites bicostata Ruan。其照片之中,顯然有二個不同的形態。其中之一,殼表出現三條橫肋,另一則爲二條,後背緣有牛耳形的突出而非桑椹形。
甘棠商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切頭圓錐形,膨脹,厚重。背緣平直,腹緣爲腳掌形。前端大於後端,前端有寬廣的花邊形緣面,後緣爲鳥頭形的尾板,下緣突出。殼表覆有不定形的網紋,無臍壘。前背緣有眼晶體,清晰,後背緣角有牛耳狀伸出。殼體爲剪口形,前端大於後端,厚重,鼓脹。背緣直伸,傾斜,腹緣腳掌形,腳踵短而突出,前掌長而突出緩慢。前緣有一個寬廣的緣面,緣面刻有窗欞形方孔。後緣有一鳥頭形尾板,尾板外緣有緣稜,內緣面凹陷,下緣稜突出。前背緣角眼晶清晰,後緣角有一個牛耳狀的突起。殼表覆有網狀組織,網孔形狀不定、方形、菱形及鑿口形等,無臍壘。
二肋商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剪口形,前端大於後端,後尾板三角形突出,殼表覆有細腻的網紋及二條平行的橫肋,三個不定形的小丘座於臍壘及後殼體的腹、背兩側。殼體爲長四邊形或剪口形,鼓脹。背緣平直,腹緣爲腳掌形,前端大於後端。前緣爲稜形突起,無緣面,但有寬廣深陷的內緣稜,後緣爲寬廣鳥嘴形,扁平突出,刻有網紋。殼體的中心有隆起的臍壘,殼表覆有以臍壘爲中心的網紋,一條橫肋由後背緣的突起,經臍壘向前下緣伸出,橫肋經臍壘至前下緣之後變爲二條併列。眼晶體突出,粒狀。
商鞅似多枝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為平行四邊形及菱形的合成形,膨脹。腹、背兩緣平行,前緣向前下緣突出,後緣向背側揚起,背緣向前下緣伸出。殼表篩孔成集團形的分布。殼體成橢圓形與菱形的組合形,長軸由後上緣伸向前下緣,短軸由前背緣伸向後下緣。中等程度的膨脹。表面篩孔深刻,分布不均,成三至六個星狀集中存在。殼體周緣為弧形,無緣稜或特殊的花邊,但背緣及後緣圍繞有極狹窄的窄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姓。如春秋時魏國有商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套在馬頸上,用以駕車的皮帶。《左傳.襄公十八年》:「大子抽劍斷鞅乃止。」
2.泛指車馬。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不滿意的樣子。參見「鞅鞅」條。
(一)之又音。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是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自《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鄒陽,西漢時齊國人,和當時的羊勝、公孫詭同為梁國孝王的門客。羊勝等人因為嫉妒鄒陽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孝王很生氣,就把鄒陽交付官吏辦罪。鄒陽擔心死後要承擔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就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列舉許多古代的君王、賢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或猜忌,都為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當今的國君,也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攀附以求進身。《文選.班固.答賓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