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9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中的基層戰士。目前我國軍中士兵分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
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匈牙利1770年代的募兵舞蹈,由輕騎兵演出,用以勸誘青年人加入軍隊,這種招募新兵的方式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中葉;1848年至1849年當奧地利人在獨立戰爭獲勝以後,才提出徵兵制度。募兵團由中士領導,通常穿著制服,在吉普賽樂師伴奏下,走過一村又一村,他們形成一個圓圈,將指揮動作次序的下士圍繞在中央,青年人起先是走步繞圈,利用鞋釘發出喀喀聲建立節奏。正式舞蹈的第一部份是慢舞(hallgato),所用的動作若非按事先排練的一整套順序,就是由下士指示接續動作;至於快舞部份(friss)較複雜,當舞者向上或向側跳躍時都含有一種基本舞步,動作亦可即席自由發揮,以展現雄壯技巧,選出的青年在舞蹈中個個勇武...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兵卒。如:「士兵」、「士卒」。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末項羽與秦軍戰於鉅鹿,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引申為做事果決、義無反顧。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鉅鹿」。
敝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過世了。隔天其手下部將即向吳漢投降,吳漢卻下令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將他的首級傳送回洛陽,並且放縱士兵在城中燒殺虜掠。光武帝聽到這個消息,下詔譴責吳漢。當時吳漢的副將劉禹也對他說:「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我聞商湯憑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如今楚國縱橫五千里,士兵百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毛孩子罷了,他帶著幾萬人的部隊,發兵與楚國交戰,第一戰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燒燬了夷陵,第三戰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凌辱。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 聽了毛遂這番數說,楚王甚感慚愧,當眾發誓確定合縱盟約,並在毛遂建議下,與平原君、毛遂、十九食客吮雞、狗、馬血以為證。平原君回到趙...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餵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旗,使用紅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團火球;右軍的士兵則一律穿黑衣、黑盔甲,拿黑旗,使用黑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徹天地。晉...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雙方為了爭奪天下,一直相持不下。後來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項羽所有;以西則歸於劉邦。後來劉邦聽從謀士張良和陳平的建議破壞約定,一方面率領軍隊攻打已經撤退的楚軍,一方面聯合其他將領的軍隊,將楚軍重重包圍在垓下。這時候的楚軍不但士兵死傷慘重,糧食也快用盡。夜裡,竟然從漢軍陣營中傳來楚地的歌謠,楚營士兵聽到故鄉的歌謠後,不禁想起因為連年南征北討,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的故鄉,而在營帳裡的項羽,聽到歌謠也吃驚地說:「難道漢軍已經佔領了楚地?不然為什麼漢軍裡的楚人會那麼多!」自認局勢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於是連夜帶著士兵突圍而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四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士兵。如:「勁卒」、「士卒」。《左傳.隱公元年》:「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唐.杜甫〈北征〉詩:「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