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7.0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察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知覺。《清史稿.卷二二○.諸王傳.允禟傳》:「從來造作隱語,防人察覺,惟敵國為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如:「發覺」、「察覺」、「驚覺」、「自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審視。如:「審察」、「觀察」、「察核」、「察訪」、「察覺」、「明察秋毫」、「察言觀色」。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有點增加時,猿猴先生減少家人的糧食來應變。但是數量增加太多以後,就逐漸呈現供應不足的情況。猿猴先生察覺到該是節制猿猴食量的時候了。了解猿猴心性的他,就設了一個局,讓於猿猴就範。他先對猿猴說:「從明天開始,我要調整你們的食量,早上給你們三個栗子,晚上給四個,這樣好不好啊?」所有猿猴聽了都很生氣,一隻隻站起來表達牠們的抗議。猿猴先生見狀,立刻又改口說:「那好吧!就改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可以了吧?」猿猴一聽到早上可以多吃一個,就蹦蹦跳跳、高興地接受了。 補充(1)相似詞:朝秦暮楚、顛三倒四、舉棋不定(2)反異詞:一心...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都有很好的發展和歸宿。後來公主因病過世,於是淳于棼罷去南柯郡太守的職位回到國都。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察覺他心中悶悶不樂,於是要他回家鄉探望親人。淳于棼回到家後,發現自己竟仍舊睡在東廂房。送他回來的兩個紫衣使者於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才從夢中清醒過來。醒來後,看到家裡的僕人拿著掃帚在打掃庭院,之前送他回來的兩個朋友正在洗腳,太陽還沒有下山,喝剩的酒也還放在東窗下,一切都沒有改變。沒想到才作一會兒夢,卻好像經歷了一輩子,於是他將剛才的夢境告訴了兩個朋友,並且回到大槐樹下。他們發現樹下有個蟻穴,挖開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浮,和人世的變化無常。從...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有個讀書人梁鴻,個性耿介。因為世道混亂,不願侍奉權貴,所以放棄作官。娶了妻子孟光後,兩人就移居吳地,依托在大戶人家皋伯通家中,受雇為人舂米。每當梁鴻工作結束回到家中,妻子總是準備好了食物,用食盤端到他面前,並高舉至與眉齊,不敢與丈夫平視,充分表現出對丈夫的敬愛。由於她這樣的舉動,也讓皋伯通察覺到梁鴻的人品必有過人之處,絕非泛泛之輩,而對他另眼看待。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舉案齊眉」,用來比喻夫妻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明白、察覺。[例]省悟、不省人事
蹊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怪異可疑或違背常情。[例]看他神色慌張的樣子,警察覺得事有蹊蹺。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層次。 意識層次分類(1)意識:「自我」存在之處1.意識包含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是一套合乎邏輯的、理性的思考。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且不斷改變。2.例如:老師問學生早上如何上學,學生答:「公車」。此一回答便是經由「意識界」的反應而得。(2)前意識:1.在層次上處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無法時時察覺,但只要稍加注意,藉由「專心專注」的聯想的方式加以回憶,就可將它帶入意識中,變成可知覺的意識現象。2.前意識是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