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07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待人寬大厚道。《管子.形勢解》:「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薛仁貴征遼事略》:「下馬受降,唐帝寬厚,亦赦其過。爾不投降,置於砧刀,悔之晚矣。」
2.寬闊厚實。如:「他寬厚的手掌上,布滿了生活歷練的痕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嚴苛、度量大。如:「寬厚」、「寬大為懷」。《論語.陽貨》:「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宋.蘇軾〈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刻薄的。如:「仁厚」、「寬厚」、「憨厚」、「忠厚老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厚仁慈的對待。《說文解字.宀部》:「宥,寬也。」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聖人不得已而臨天下,以萬物為心,在宥群生。」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綽綽有餘」原作「綽綽有裕」,出自於《詩經.小雅.角弓》。這一首詩是在勸告王朝貴族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兄弟之間應該和睦而不疏遠,在上位者是人民的模範,如果本身疏遠了兄弟親戚間的關係,人民就會仿效;相反地,如果在上位者,與兄弟和睦,人民也會跟著做。兄弟間的感情融洽,相處就會寬厚;感情不融洽,就會互相殘害。後來「綽綽有裕」轉為「綽綽有餘」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各方面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至義盡」是指竭力盡到「仁」與「義」之道,仁義之道指的是仁愛與正義,即是待人要寬厚、處事要有義氣,為儒家的中心思想。這句話最早出現在《禮記.郊特牲》。《禮記》是記載周代儀禮的書。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寬容。《書經.洛誥》:「彼裕我民,無遠用戾。」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太宗仁聖寬厚,克己裕人,幾至刑措。」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厚、有德性的。如:「仁政」、「仁心仁術」、「仁人君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