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2.3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弊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處事不嚴謹而產生的缺失。《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兩個婆子一則吃了酒,二則被這丫頭揭挑著弊病,便羞激怒了。」《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國家不裁釐捐,這些弊病總不能除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處、缺點。與「利」相對。如:「弊病」、「弊端」、「利弊相參」、「興利除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瑕疵、短處。如:「語病」、「通病」、「弊病」。《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加以改正,唯有持這樣態度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與勝利。 解釋 自已檢討反省一下,自已的缺點和弊病。 詞意 相似詞:反躬自問.反躬自省相反詞:怨天恨地.怨天尤人 例句 對這項工作的失敗,他不責怪屬下,「反求諸己」,認為是自己疏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才可以除去禍患,聚集福慧。後來和帝命丁鴻為太尉兼衛尉,駐守宮廷,並收回竇憲的兵權,削奪竇氏的權力,終於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後來「防微杜漸」這句成語可能就這裡演變而出,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杜絕它發展。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怒」。見「惱羞成怒」條。 01.《程乙本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婆子一則喫了酒,二則被這ㄚ頭揭著弊病,便羞惱成怒了。」 參考詞語︰惱羞變怒注音︰ㄋㄠˇ ㄒ|ㄡ ㄅ|ㄢˋ ㄋㄨˋ漢語拼音︰nǎo xiū biàn nù釋義︰即「惱羞成怒」。見「惱羞成怒」條。 01.《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聽了不禁臉上一紅,不由惱羞變怒道:『紳士有好有壞,像你這種──』」 02.《官場現形記.第三○回》:「冒得官見他如此的說法,不禁惱羞變怒,喝令左右:『替我趕他出去!』」
一帆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人。他的詩在當代頗具影響力,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早年從江西詩派入手,中年以後轉而批評江西派的弊病,從而走上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號為「誠齋體」。典源的這首詩是描寫自然景色,以及和朋友之間送行的經過:一連下了好幾晚的雨,冷冽的空氣使得岸邊的江水像雪一樣的凝凍起來,水波晃動,日光照進了船上。而我們正忙著和朋友送行,一次又一次的互道珍重、互相叮嚀。到了明天一早,彼此就要分開,踏上各自的旅程了,希望一路上都能順順利利的,屆時再平平安安的歸來。後來「一帆風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阻礙。另外,在唐代孟郊的〈送崔爽之湖南〉詩:「江與湖相通,二水洗高空...
意氣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用事」是指一個人憑意氣處理事務。這句成語見用於明.唐順之的〈寄黃士尚書〉。唐順之(西元1507∼1560),明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學者稱「荊川先生」。是明代重要的散文家,提倡唐宋古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同為明代重要文學流派的代表。這篇〈寄黃士尚書〉,唐順之深覺自己以前處理事務只憑情緒而缺乏理智,導致基礎空虛、不踏實的弊病,因此現今想要洗滌心境,擺脫束縛,在慎獨、致知處下功夫。後來「意氣用事」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
弊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弊病、毛病、流弊、缺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