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惶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不安的樣子。《北史.卷二二.長孫嵩傳》:「容貌魁偉,音聲如鍾,大為鮮卑語,遣人傳譯以答問。客惶恐不敢仰視。」也作「皇恐」。
2.慚愧。亦用以表示謙遜。元.范康《竹葉舟.楔子》:「自謂功名唾手可拾,豈知累科下第,惶恐難歸。」
惶恐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驚慌害怕,十分不安。如:「凶手因惶恐不安而向警方投案。」也作「惶惶不安」、「惶悚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害怕。如:「惶恐」。漢.王符《潛夫論.卜列》:「孟賁狎猛虎而不惶,嬰人畏螻蟻而發聞。」《文選.潘岳.馬汧督誄》:「聖朝西顧,關右震惶。」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皇皇:通「惶惶」,惶恐不安的樣子。 (4) 太公: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周初賢臣,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5) 入殷奈何:指進入殷商國土後,當如何處理其將士、百姓。 (6) 胥餘:圍欄,藩籬。〔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六韜》(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烏》引)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非常振奮人心。語本《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恐,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後來指大體上尚能令人勉強滿意。《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起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此舉雖然是句空話,差強人意!」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詩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語譯 心情緊張,很惶恐的樣子。 形容一個人臨事心中戒慎,態度惶恐。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如履春冰 相反詞 得過且過、虛應故事、魯莽滅裂 5.例句 哀兵必勝,驕兵必敗,豈可不懷戰戰兢兢之心。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劉向《列女傳.卷五.梁節姑姊》1>梁節姑姊者,梁之婦人也。因失火,兄子與其己子在火中。欲取兄子,輒得其子,獨不得兄子。火盛,不得復入,婦人將自趣2>火,其人止之曰:「子本欲取兄之子,惶恐卒誤得爾子,中心謂何,何至自赴火?」婦人曰:「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3>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吾欲復投吾子,為失母之恩,吾勢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宣和書譜.卷二○.敘論》。 (2) 趣:音ㄑㄩ,同「趨」,歸向,此指投入火中。 (3) 被:音ㄆㄧ,同「披」,背負。〔參考資料〕 《宣和書譜.卷二○.敘論》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3>勘4>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咸即款伏5>,斷死,放流嶺南。所破人家,流者甚多,為讎家所殺。傳曰:「多行無禮必自及。」信哉。 〔注解〕 (1) 周興:?∼西元691,唐雍州長安人。少習法律。屢決制獄,深文周納,妄殺數千人。武則天稱帝,任尚書左丞,上疏請除李家宗正屬籍。天授二年,被告謀反伏罪,謫嶺南,在路上為仇人所殺。 (2) 來俊臣:西元651∼697,唐萬年雍州人。武后時為御史中丞,治告密之事,性情凶暴殘忍。後以謀反伏誅。 (3) 內狀:朝廷來的公文。 (4) 勘:審問。 (5) 款伏:指老實的承認罪狀...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待范雎離開後,須賈才從旁人口中得知,這個昔日遭他陷害的人其實就是當今秦相張祿,須賈又是驚訝,又是惶恐地趕緊登門謝罪。他一到范雎的府第前,便把上衣脫掉,從門口一路膝行至范雎跟前,以頭叩地說:「我萬萬沒想到您能夠登上如此高位,我自知罪該萬死,今天是生是死就由您決定吧!」范雎故意反問:「你有多少罪狀啊?」須賈回道:「我的罪狀太多了,恐怕即使把頭髮全部拔下,都還不夠用來計數我的罪行。」後來「擢髮難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罪狀極多,難以計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