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28 ms
共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接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延見、會見。如:「接見賓客」。
2.進見。《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曹操班師,曹仁、夏侯惇接見,言近日細作報說:兗州薛蘭、李封軍士皆出擄掠,城邑空虛,可引得勝之兵功之,一鼓可下。」
|
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會晤、接待。如:「接見」、「他現在不方便見客。」。《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
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合、連起來。如:「連接」、「接骨」、「接線」。
繼續。如:「他接著說出事情的後續發展。」
承續、輪替。如:「接班」、「接替」、「傳宗接代」。
收到。如:「接受」、「接信」、「接電話」。
靠近、碰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
迎。如:「迎接」、「我到車站去接你。」
|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守是嫌他愛管閒事,希望他改變一下習性,學習劉勝不過問時政。就說:「劉勝曾任大夫,現在退休了,每天仍接見不少重要人士,理當多關心政事。可是他知道有賢能的人,卻不往上舉薦;知道不好的事,也不肯向上通報。為了保全自己,像寒蟬似的不聲不響,這是國家的大罪人啊!而我見到有志於正義、盡力行善的賢者就向您推薦,見到違背正道、喪失節操的人就向您糾舉,使您賞罰得宜,英名遠揚,報知遇於萬一,實在不是我想多事啊!」太守聽了杜密的話,對杜密又敬佩又慚愧,就待杜密更好了。後來「噤若寒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敢說話。
|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世說新語》記載,孔融在十歲那年,跟隨父親到洛陽時,想去拜訪當時聲名很高的司隸校尉李膺(字元禮),可是只有有才華的文士和李氏親戚才會被通報接見。於是孔融走到李府門口,自稱是李膺的親戚。結果李膺接見他並且問:「我和你有親戚關係嗎?」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李耳,字伯陽)有師生關係,所以我和你可以算得上是世交。」李膺和在場的賓客聽了,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旁邊的人告訴他這件事。陳韙聽了說:「小時候聰慧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說不出話來。後來「小時了了」...
|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番,並表明此行的目的。秦王聽說燕國帶來了督亢的地圖以及重金懸賞的樊於期首級,非常高興,趕緊在咸陽宮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在後則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二人依序走到殿前的臺階。秦武陽臉色驚恐,荊軻趕緊解圍說:「北方偏遠地區的鄉下人,不曾見過天子,所以害怕,請大王寬容,好讓他完成使命。」接著荊軻獻上地圖,在秦王面前慢慢的打開,一直到地圖的盡頭,露出了一把匕首。這時候荊軻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則拿起了匕首向秦王刺去,結果沒刺中。秦王大吃一驚,站了起來,拉斷了袖子。最後荊軻行刺失敗,反而被殺。後來「圖窮匕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形跡敗露,現出真相。
|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蕭子顯(西元489∼537),字景陽,南朝梁蘭陵人。雅好文學,文章寫得很好,〈鴻序賦〉一文,曾獲得沈約的讚賞。且精於史學,撰有《南齊書》、《後漢書》、《貴儉傳》等書。他生性莊嚴孤傲,對於自己的才氣頗為自負,曾自比為宋玉、賈誼。接見普通賓客時,也不和他們交談,只是揮扇示意,因此得罪了那些平庸的讀書人。但因他的才華受到梁武帝和簡文帝父子的看重、賞識,在他過世後,梁簡文帝還特別為子顯手書詔書:「恃才傲物,宜諡曰驕。」意思是說他生前依仗自身的才幹,驕傲自負,應該諡號「驕」。後來「恃才傲物」被用來指依仗本身有才幹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雎,戰國時魏人。他本是魏國須賈的門客,曾替魏昭王出使齊國,卻被懷疑與齊國私通,回國後,差點被魏相打死。後來范雎逃到秦國,寫了一封信給秦王,說有要緊的事求見。當時秦國的實權操在秦昭王母宣太后及宰相穰侯的手上,秦王一直沒有時間接見范雎。後來終於有一天秦王召見范雎,向范雎求教,但范雎總是恭敬地應諾,卻什麼話都沒有說。秦王以為范雎不肯教導,范雎謝罪說:「臣想建言的都是匡助君王的大事,但不知秦王您的心意如何,所以您三次問臣,臣才都沒有回答。臣並不是不敢說,就算臣說了明天就得死,臣也不怕,只要對國家能有所幫助,就是臣最大的光榮。臣怕的是,臣死了以後,天下的人看到臣盡忠而被殺,會因此十分畏懼而不敢進言。如...
|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齊宣王接見處士顏斶(ㄔㄨˋ),叫顏斶上前,顏斶卻說:「大王您自個兒過來!」齊宣王聽了很不高興,底下的人趕緊跟他說:「大王是國君耶!你怎麼叫大王過來?」顏斶說:「如果我上前去的話,不等於是巴結國君?但大王過來的話,就是接近、尊重士人,這樣不是比較好嗎?」齊宣王聽了很生氣地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齊宣王便問:「怎麼說呢?舉個例子。」顏斶便說:「從前秦國伐齊經過魯國,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
|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