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1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所以。《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因他從前在香港時很有些上等外國人同他來往,故而自己也不得不高抬身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過去的事物。如:「溫故知新」。《文選.班昭.東征賦》:「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兔子死盡,用來捕兔的獵狗失去了作用,故而烹食之。語本《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之後,出過力的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多指統治者殺戮功臣而言。《西遊記》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塗,只教我回去:這纔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明.張景《飛丸記》第三三齣:「還有一等兔死狗烹,銜冤齎志。如漢代韓、彭,宋朝張、岳,後來成什麼結果。」也作「兔盡狗烹」。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溫故知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指溫習舊業,可增進新知。亦指複習學過的知識,而獲得新的知識、體會。《漢書.卷一○.成帝紀》:「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起先教他經書,不上一年,溫故知新,五經均已讀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貼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實際」。《荀子.勸學》:「詩書故而不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敬、尊重。《左傳.僖公七年》:「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因循。如:「沿襲」、「因襲」。《史記.卷二四.樂書》:「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文選.陸機.文賦》:「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