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4.6916 ms
共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
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善的、良善的。如:「好人」、「好東西」、「好景不常」、「花好月圓」。
和睦、親愛。如:「友好」、「好朋友」、「好同學」。
容易。如:「這事好辦!」、「那小娃兒好帶!」、「別擔心!這問題好解決。」
完成。如:「做好了」、「寫好了」、「穿好了」、「想好了」。
恢復健康。如:「病情好轉」、「頭痛好了」、「待身子一好,便登門拜訪。」
很、非常。如:「好狠」、「好久」、「好冷」、「好厲害」、「好面善」。
便於。如:「快準備行李,好早點上路。」、「請告知住址,我好去找你。」
可以、應該。如:「只好如此」、「正好試試」。
放在某些動詞、量詞或時間詞之前,具有強調作用或表示程度深的語氣。如:「好看」、「好笑」、「好些個」、「好幾處」、「好半天」、「好一會兒」。
表示稱讚、或允許語氣。如:「好!就這麼辦。」、「好!這正合我意。」
表示責備或不滿的語氣。如:「這下子可好了!事情是愈弄愈複雜了。」
喜愛、喜歡。如:「好哭」、「好客」、「好大喜功」、「好逸惡勞」、「好學不倦」、「投其所好」。
|
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勤奮、勤勉。[例]敏行、敏學、敏而好學
|
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
好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學習。《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皇親有好學者,宛轉致之。」
|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獨孤及》:「然則多聞闕疑,不恥下問,聖人之心也。」《老殘遊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
|
雅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容恢宏的氣度。《晉書.卷一二一.李壽載記》:「敏而好學,雅量豁然,少尚禮容,異於李氏諸子。」《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詞所能動也。」
|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介紹1.1 初章1.2 劉、白1.3 生平志 介紹唐代詩人、著名作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貞元九年考取進士,任監察御史等職。由於他對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曾參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人生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於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豁達的胸襟,身處逆境,心憂天下。 初章永貞元年,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
|
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年紀、學問、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如:「不恥下問」。《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昨觀書意,足見將軍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誤下問。」《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學生雖有年誼,平素實無交情,老公祖休得下問。」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