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1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化接觸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觸,並且實際的交流;在文化形態學與結構主義的觀點來看,文化接觸經常在發生。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0~1936)認為文化接觸有四種類型:
1.移民類型:透過移民可使高度文化與低度文化漸趨平衡,發展的地區與原始的地區,在文化方面逐漸拉平。移民在歷史中有成就者之一,是歐洲人向美國移民,使歐洲與美國產生了文化關係。農人、商人、工人的移民,也是屬於這個類型。2.殖民類型:這種類型的文化繁殖是靠力量(武力)來達成,同時輔以經濟的擴張,也就是帝國主義的原則,以不同的、公開的、合法的形式外衣,以遂其占領土地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器物的模子。如:「模型」。
樣式、種類。如:「新型」、「型式」、「髮型」、「典型」、「型態」、「血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以角頂撞。如:「牴觸」。
感動。如:「感觸」、「觸動」。
冒犯。如:「觸犯」、「觸怒」。
兩物相接、遇到。如:「接觸」、「觸殺」、「觸電」、「觸摸」、「一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總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藝術、科學等各方面。
2.文治教化。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束晳.補亡詩六首之六》:「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合、連起來。如:「連接」、「接骨」、「接線」。
繼續。如:「他接著說出事情的後續發展。」
承續、輪替。如:「接班」、「接替」、「傳宗接代」。
收到。如:「接受」、「接信」、「接電話」。
靠近、碰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
迎。如:「迎接」、「我到車站去接你。」
接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碰著、挨上。如:「手指不要接觸傷口。」
2.交往、來往。如:「政府官員應多與群眾接觸,才能體察民情。」
3.接近。如:「常接觸大自然將有利於身體健康。」
4.軍事上稱交戰為「接觸」。
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各種具有共同特徵的事物或現象所形成的種類。如:「由於每個導演的創作意念各有不同,因而電影的類型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發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