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25.66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案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案件的情節,稱為「案情」。《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案情太大,他斷不肯輕易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辨明真相。語本《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例]這個案子的案情撲朔迷離,疑雲重重,令警方傷透腦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受審者陳述案情。如:「供認」、「供出」。《聊齋志異.卷八.局詐》:「司馬怒,執下廷尉。始供其引見者之姓名。」
受審者所陳說的案情紀錄。如:「口供」、「筆供」、「招供」。《紅樓夢》第八四回:「你說你親眼見的,怎麼今日的供不對?」
抽絲剝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由淺入深,逐步分析,探求某件事的真相。如:「這起離奇的案件經警方連日來抽絲剝繭,終於真相大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現行的一種公文。凡幕僚為處理公務表達意見,以供上級了解案情並作抉擇依據時用之。又凡此類公文之撰擬亦為「簽」。
羅生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名的日本電影。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主演,取材於日本大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籔中〉,於西元一九五○年改編成電影。曾獲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羅生門」原指宮城外廓的正門。片中利用一樁謀殺案的當事人及目擊者對案情的不同敘述,來分析人性,充滿了懸疑及不信任的氣氛。後常借用來比喻對同一件事,因立場不同而說出不同事實的歧異情形。如:「法院常常上演羅生門,分辨實情得靠法官的智慧。」「警方說是單獨行動,憲兵說曾知會轄區,各說各話,演成羅生門。」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狄仁傑(西元630∼700),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據《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列傳》載,狄仁傑的祖父和父親均在朝為官,家學淵源深厚,使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教育,潛心研究學問。在他小時候,有次門人被人殺害,官吏便到狄家來盤問案情,所有人都爭著向官吏辯護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傑繼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
冰消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崩潰、分裂或失敗、離散。隋.煬帝〈手詔勞楊素〉:「公以深謀,出其不意;霧廓雲除,冰消瓦解;長驅北道,直趣巢窟。」《老殘遊記二編》第九回:「陰間案件,不比陽世,先生一到,案情早已冰消瓦解,故無庸詢。」也作「瓦解冰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