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刑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波斯的撒哈邦得(Schah-al-Bunder),有一口約600呎深的水井自從被大石頭堵住後,就沒有泉水湧出了,所以汲水用的支架就被用做執行死刑的架子。受刑人被剃光頭髮遊街,坐在驢背上,但面朝驢尾。後面跟著城裡的滑稽演員或丑角唱歌及跳舞;他們也強迫猶太音樂家們彈奏樂器加入遊行行列;所有城中起鬨的群眾也圍著這個可憐的受刑人。一路上由行刑者牽著驢子,當這一群遊行群眾抵達行刑處時約已近黃昏。他們仁慈的餵受刑者吃鴉片,使他失去知覺。然後,命令受刑人背誦回教教條,這些顯然都是他無法做到的。接著,受刑人雙手被反綁,祭司在他面前朗誦教條。朗誦完畢後,行刑者就開始發號行刑的口令。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踏。如:「赴湯蹈火」、「重蹈覆轍」。
遵循、實行。如:「循規蹈矩」。
頓腳、跳動。如:「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朝拜的儀節。《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元祐元年復得疾,詔朝會再拜,勿舞蹈。」《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2.一種藝術形式。為人體配合音樂或節奏所作的各種動作。以有韻律的動作表達人內心的思想情感,並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處罰罪犯方法的總稱。如:「刑法」、「刑罰」、「死刑」、「酷刑」。
死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剝奪受刑人生命的刑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