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50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損消滅。《後漢書.卷三九.周磐傳》:「後思母,棄官還鄉里。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南朝齊.王儉〈太宰褚彥回碑文.序〉:「喪過乎哀,幾將毀滅。」
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喪過度哀痛致衰弱如柴,危及生命。唐.趙儋〈大唐劍南東川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鮮于公為故拾遺陳公建旌德之碑〉:「廬墓之側,柴毀滅性,管輅之才,管輅之命,惟國不幸,非君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除盡、除絕。[例]消滅、殲滅、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傷、破壞。如:「銷毀」、「毀壞」、「摧毀」、「毀滅」、「墜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失敗、毀滅。《論語.憲問》:「夫如是,奚而不喪?」《國語.晉語》:「若紂有良子,而先紂喪,無章其惡而厚其敗。」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事求是」是東漢班固在《漢書》裡用來形容河間獻王劉德的話。劉德是西漢景帝的第三個兒子,被封為河間王,卒謚獻,故後人稱之為河間獻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焚書後,古代書籍幾乎毀滅殆盡,劉德經常派人向民間訪求,因此蒐集到不少先秦時代的珍貴古書,與朝廷藏書量不相上下。他尊崇儒術,勤於修習禮樂,治學嚴謹,所以班固稱許他道:「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到了唐代,學者顏師古曾注解「實事求是」說:「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由此,我們知道,劉德在做學問時,必定依據掌握到的事實為根據,以獲取正確的結論。後來「實事求是」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做事切實,加求真確。。
一簞食,一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他的快樂。顏回真是賢德啊!」顏回英年早逝,對孔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孔子悲嘆顏回之死「是上天要毀滅我啊」!由此可知孔子痛失英才那種深沉的惋惜與失落。「簞食瓢飲」這句成語,就從《論語》原文「一簞食,一瓢飲」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漏屋蔽衣,踰於原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毀滅、消滅。如:「傾覆」、「顛覆」。《論語.陽貨》:「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新唐書.卷一三六.列傳.李光弼》:「光弼用兵,謀定而後戰,能以少覆眾。」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他的快樂。顏回真是賢德啊!」顏回英年早逝,對孔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孔子悲嘆顏回之死「是上天要毀滅我啊」!由此可知孔子痛失英才那種深沉的惋惜與失落。「簞食瓢飲」這句成語,就從《論語》原文「一簞食,一瓢飲」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漏屋蔽衣,踰於原憲。」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語出《書經.𦙍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後指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一敗,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燼」、「玉石同沉」、「玉石俱燼」、「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