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14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飄泊流浪,潦倒失意。唐.鄭谷〈江際〉詩:「那堪流落逢搖落,可得潸然是偶然。」《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
流落街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無定所,四處飄泊流浪。如:「遊民孤苦無依,貧病交迫,流落街頭,靠乞討度日。」
流落異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困失意,留滯於外地。如:「他學無所成,自覺愧對父母,只好流落異鄉,四處飄泊。」《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今委頓兮,流落異鄉。」
流落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偶,無人相知。流落不偶形容飄泊失意,無人看重、賞識。宋.陸游〈陳長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詔令,垂金石;流落不偶者,娛憂紓憤,發為詩騷。」《聊齋志異.卷一○.瑞雲》:「甚惜其以絕世之姿,而流落不偶,故以小術晦其光而保其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下、降下。如:「落花」、「落葉」、「落下」、「落幕」、「降落傘」。
脫漏。如:「脫落」、「遺落」。
停留的地方。如:「下落」、「段落」。
人類聚居的地方。如:「部落」、「村落」。
題、書。如:「落款」。
落落:A>坦白率真的樣子。如:「落落大方」。B>跟別人不相合的樣子。如:「落落寡合」。
稀疏、冷清。如:「疏落」、「冷落」。
降低。如:「落價」、「水落石出」。
得到。如:「她太愛管閒事,結果落得裡外不是人。」
量詞。用於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如:「一落書」、「兩落碗」。
曲調名稱。如:「蓮花落」。
遺漏、忘記。如:「丟三落四」。
跟不上、掉在後面。如:「落在外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移動。如:「流動」、「奔流」、「流汗」、「血流如注」。
移動的液體。如:「水流」、「洪流」、「河流」。
像水流般移動的現象。如:「潮流」、「寒流」、「氣流」、「電流」、「暖流」。
品類、等級。如:「名流」、「上流」、「下流」、「第一流」。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亡」、「流離失所」、「流動人口」。
派別。如:「流別」、「流派」、「三教九流」。
沒有根據的、不明來處的。如:「流言」、「流譽」、「流彈」。
傳播、散布。如:「流傳」、「流芳萬世」。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光」、「流年」。
趨向。如:「流於形式」、「流於鋪張」。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披星戴月,風吹雨打,風餐露宿反義:飽食終日,養尊處優辨似: 櫛,音ㄐ|ㄝˊ。梳理。不可寫作「節」。 「櫛風沐雨」及「風餐露宿」都有在外勞累艱苦的意思。 「櫛風沐雨」側重於到處奔波的辛勞;「風餐露宿」側重於生活行旅的艱困。 櫛風沐雨 風餐露宿 辨似例句 ○ ㄨ 要不是那些工程人員~,日夜趕工,今天我們哪有捷運可搭乘? ㄨ ○ 這個流浪漢無家可歸,只好~流落街頭。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歐陽詢的最為逼真,被鐫刻於石碑上。太宗死後,王羲之的真蹟殉葬昭陵,歐陽詢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我願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拾得〈詩〉。 (2) 李杜:指李白、杜甫。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家居四川綿州,唐代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其詩高妙清逸,世稱「詩仙」。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唐代詩人,有「詩聖」之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