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5.77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懂禮法、禮數。《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唐語林.卷三.方正》:「臣知杖無禮之人,不知打神策軍將。」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詩經‧鄘風‧相鼠〕中的詩句,意謂做人而不懂禮法,實在不配活在世上為人。〔韓詩外傳‧卷九〕以一則齊景公飲酒失禮,晏子進諫的故事,與這句話互相闡發;故事大意是:齊景公有一回喝酒喝得酪酊大醉,竟然脫下衣帽,彈琴作樂,並看著左右侍從忘形地說:「仁人也是這樣享受的吧?」侍從也附和地說:仁人的耳目感官和常人沒有兩樣,怎麼會不喜歡這樣呢?景公又吩咐去請晏子來。晏子聽說這情況,穿戴全身禮服前來。景公說:「現在,我想讓你一起來享受這樣的快樂。」晏子說:「君王這樣說就不對了!齊國五尺以上的成人體力都超過我和您,他們之所以不敢用力氣來壓服我們(而甘心服從我們),是因為怕違犯禮法。所以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如:「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ㄏㄜˊ,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可以、能夠。[例]得過且過、不得無禮、得饒人處且饒人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前傲慢無禮,後又謙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參見「前倨後卑」條。《西遊記》第五一回:「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於今是沒棒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激烈、無禮。如:「他說話很衝!」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流砥柱」原作「砥柱之流」。《晏子春秋》書中記載一則「二桃殺三士」的故事:齊景公手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對人傲慢無禮,於是晏子上諫言請求齊景公殺掉他們,並且獻上計謀說:「不如賞賜他們三人兩顆桃子,誰功勞大就可以吃桃子。」三人為了證明自己功勞大,爭著要得到桃子,最後三人都因為爭桃感到羞愧自殺而亡。其中古冶子在誇耀其功勛時說:「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大意是:我曾經和國君一起渡河時,遇到一隻黿,牠咬住車子左邊那匹馬的腳,拖著潛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那時,我不能在水面游泳,只有潛到水裏,頂住逆流,潛行百步,又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