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04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好像。《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詞人墨客得了此箋,猶如拱璧。」
猶如此,人何以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尚且有這麼大的變化,更何況是人呢?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多用於感傷人生的變化。北周.庾信〈枯樹賦〉:「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唐.盧照鄰〈病梨樹賦.序〉:「豈賦命之理,得之自然,將資生之化,有所偏及。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猶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尚且有這麼大的變化。參見「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條。暗指人事的變遷比樹木更劇烈。多用以感嘆時光的流逝。宋.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教師猶如國家政策的執行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的任務從國家的立場言,猶如國家政策的一種執行者。我國傳統的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主,教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與神聖的社會形象。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及教育的演進,教育已成為國家重要事業,教育政策更列入憲法條款規定,明定國家教育權責,視學校為社會機構。因此對於教師的期待愈形成「科層化」與「標準化」,而教師應配合國家整體建設的任務,乃成為教師的任務之一。
  視教師為國家政策的執行者,是基於「相對期望」的觀念而生。從教師是「受雇者」及「公民」的身分出發,不同於「專業人員」和「楷模」,視教師為一功能任務,強調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教師對於國家教育政策的執行,具有一定的權利與義務。民國八十...
〔教育猶如科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猶如科學說〕是英國教育思想家貝茵(Alexander Bain, 1818~1903)所著的一本書;他的科學教育論受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影響。該書係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討論心能發展的問題;第二部分探究教學方法的問題;第三部分陳述現代教育的相關問題。在第一部分,貝茵認為心能的發展有先後不同的順序。在第二部分,他討論了閱讀、實物教學的各項因素,分析教學各項組成的條件,並對歷史、地理、科學、語文等學科的教學有所分析。他認為斯賓塞的教學活動,有先後的差異,即先簡單,後複雜;先特殊,後一般;先不定,後確定;先經驗,後理性;先分析,後綜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野獸,似猴而性多疑。《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果真如此」、「吹氣如蘭」、「愛人如己」、「數十年如一日」。
依照。如:「如期舉行」、「如約前來」、「如法炮製」、「如願以償」。
及、比得上。如:「遠親不如近鄰」。
往、到。如:「如廁」。
假若、若是。:「如果」、「假如」、「如不克前來,請提早通知。」
表示舉例之詞。如:「比如」、「例如」、「譬如」。
表示狀況的語助詞。相當於「然」。如:「突如其來的打擊,令人無法承受。」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4.1相似詞4.2 4.2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論語‧先進》 2.解釋 過:超過(某個範圍或限度)。猶:如同、好像。不及:不足、沒有達到(某個範圍或限度)。超過猶如不足,指無論做甚麼事,過分跟沒有達到都是一樣的不合標準。 3.故事內容《論語‧先進》:“子貢(人名)曰:‘師(人名)與商(人名)也(語氣詞)孰(哪一個)賢(德才兼備)?’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比較好)與(語氣詞)?’子曰‘過猶不及。’” 4.相似、相反詞 ...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生搬硬套,邯鄲學步辨似: 「東施效顰」及「邯鄲學步」都有模仿他人不成的意思。 「東施效顰」側重於招致反效果;「邯鄲學步」側重於連原有的都喪失掉。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辨似例句 ○ ㄨ 她的歌喉並不好,偏喜歡模仿鄧麗君唱歌,真是~,自暴其短。 ㄨ ○ 學習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掌握自我特色,不可全盤硬套,否則猶如~,最後連自我都忘了。
曇花一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曇花,優曇婆羅華的簡稱,即無花果。印度傳說無花果只在聖王出世時才會開花。見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四.上》。謂佛的出世、說法如優曇婆羅華出現,其含意有二:一說指在適當時機才會出現;一說指希有難得。後多用於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現便迅速消失。如:「劃過天際的流星,短暫而絢爛,猶如曇花一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