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本位角度指稱其他不同的學說、流派。《論語.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唐.玄宗〈孝經註序〉:「嗟夫!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
2.和傳統道德思想,尤指和儒家思想相違背的邪說。《紅樓夢》第五八回:「以後斷不可燒紙錢。──這紙錢原是後人的異端,不是孔子的遺訓。」
異端邪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於正統思想的學說、主張。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第一道〉:「臣不意異端邪說惑誤陛下,至於如此。」《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孟子之功,在指出五性之端,使異端邪說,無從置喙。」也作「邪說異端」。
攻乎異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攻讀六籍經典以外的雜學。語出《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後稱專治於非正道的事、物。
邪說異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於正統思想的學說、主張。如:「世亂則邪說異端橫行。」也作「異端邪說」。
異端裁判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教廷的司法機關。用禱告禁食、抄家、坐牢、死刑等方式鎮壓異端邪說、煉丹術或巫術等。直至西元一九○八年才由教皇庇護十世廢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有規矩的。如:「端正」、「端莊」、「品行不端」。
用雙手捧物。如:「端茶」、「端菜」、「端碗」、「端盤子」。
事物的兩頭皆稱為「端」。如:「尖端」、「末端」、「筆端」、「尾端」。
事情的開始。如:「開端」、「發端」、「事端」、「爭端」。
項目、方面。如:「變化多端」、「詭計多端」。
抬高自己的身分,待人驕傲。如:「她最喜歡端架子了!」、「你看他又端起來了真可笑!」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而有包粽子和龍舟競技等習俗。如:「每年的端午節都好熱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另外的。如:「異心」、「異端」、「異己」、「異性」、「異地」、「異日」。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纂言者必鉤其元。貪多務得,細大不捐4>。焚膏油以繼晷5>,恆兀兀6>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注解〕 (1) 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 (2) 披:翻閱。 (3) 百家之編:諸子百家的典籍。 (4) 細大不捐: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 (5) 焚膏以繼晷:膏油,燈油,此指燈燭。晷,日光。 (6) 兀兀:音ㄨˋ 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境或別人的影響,於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陳鑾傳》:「請敕儒臣闡明聖諭廣訓,黜異端之旨,撰為韻言,布之鄉塾,俾士民童年誦習,以收潛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也作「潛移暗化」。
力挽狂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後也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元.王惲〈挽李子陽〉詩二首之二:「筆端力挽狂瀾倒,袖裡親攜太華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