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71 ms
共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群體的簡稱。指在特定區域或領域中交流的團體。[例]網路社群、宗教社群、社群意識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共同特徵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 近年來由於學習型組織的討論,針對各領域的策略與模式也因應而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出現,使最直接運用教育專業的「學校」,重新思考、打破舊有教師獨立教學的文化,而使教學交流、小組學習等運用在教師組織中,藉由幫助教師提升自我而達到幫助學生的實質成效,茲將學者對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論述意涵整理如下:孫志麟(20...
|
麥金泰(A.MacIntyre)的社群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麥金泰(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 1929年出生及受教於英國,1969年移居美國,任教於波士頓、聖母、杜克等大學並曾任美國哲學會會長。其主要著作有《德行之後》(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誰的正義、何種合理性》(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 Encyclopaedia, Genealogy, and Tradition)、及《依賴的理性動物》(Dependent Ra...
MacIntyre, A.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2nd ed.).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Intyre, A. (1988).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Intyre, A. (1990). 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 Encyclopaedia, Ge... |
科學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恩(T.S. Kuhn)認為一個典範(paradigm)便是一群科學從業人員所共享的東西,因此可以反過來說,科學社群就是由共享一個典範的科學從業人員所組成的團體。
一個科學社群由一個專業科學領域中的工作者組成,他們都受過同樣的教育與養成教育,在這過程中,他們都研讀過相同的技術文獻,並從這些文獻中抽繹出相同的教訓,他們認為自己是追求一套共有目標的人,換言之,在典範指導下從事研究,是科學社群中從業人員進行研究時的重要特徵之一。 |
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社群是指一群具有共同學習興趣或學習目標的成員所組成,經由持續性分享交流、參與學習、相互激勵,提升彼此的知識、技能或態度。不同的人員或目的,可以因此組成不同型態的專業社群,如中小學各科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學生自發性組成的讀書會社群、家長自發性組成的親子溝通成長團體、成人自發組成的土風舞社、教師組成促進專業發展的學習社群等等。 學習社群在教育領域受到重視,原是希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研究指出:參與或投入(involvement)對學生的學習有莫大的影響,投入主要有兩類:學術性的投入與社會性的投入,都能改善學生發展、提升學習成效、增進學習毅力等。學習社群的組成,便是期望能增加學生在學術...
|
正義社群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義社群方法乃是道德教育實施方法之一;一九七五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郭爾保(Lawrence Köhlberg, 1927~1987)和布雷持(M. Blatt)首先提出。此法重點在研究教室內使用假設的道德兩難情境,激發道德討論,以增進道德發展。
郭爾保觀察了以色列集體農場的集體教育之後,受其影響,乃擴展他的道德教育方法,從個別的學生及其在假設性的兩難情境做道德考慮,轉移到社會群體中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交互作用。 雖然心理發展理論一直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個人的,但是郭爾保的結論,認為衡量教育效率的單位不在個人而是群體。因為道德發展是建構性的,是一個人與其環境交互... |
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成一堆的。如:「群眾」、「群鳥」、「群居」。
相聚一起的人或動物。如:「人群」、「羊群」、「牛群」、「三五成群」、「成群結隊」、「群起而攻之」。
眾多的。如:「群英」、「群經諸子」。
量詞。用於計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
|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二)教育內容與形式方面認為全人發展的範疇有德性、智能、體力、社群、美育、事業及情緒等,對於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加以統整,同時顧及思維與操作、觀念與實踐、分工與合作、欣賞與創作的學習過程。(三)教育組織與資源方面教育單位必須統整行政結構與行政運作,以作為示範,並且提供師生所需的教學材料與行政資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人教育英文關鍵字: (Holist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28-2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維高斯基(L._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觀點_Zone_of_Proximal_Developmen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者。提供社會性支持(Provide Social Supports):電腦網路實現了建立虛擬學習社群的可能。在社群理念中,學習者同時具有正式與邊際式的參與機會(Lave & Wenger, 1991),在提供適切的互動工具或鷹架,促進學習參與協商的活動,使社群份子彼此分享、分工合作,進而達成提昇社群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