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3.84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終極、盡頭。如:「趣味無」、「理屈詞」、「層出不」。《北史.卷五五.列傳.杜弼》:「燭盡則光,人死則神滅。」
2.貧乏、貧困。如:「漢」、「酸」、「貧」。《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
3.困阨、不顯達。《論語.衛靈公》:「君子亦有乎?」《孟子.盡心上》:「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4.荒僻、偏遠。如:「鄉僻壤」、「深山谷」。宋.陸游〈夜讀兵書〉詩:「孤燈耿霜夕,山讀兵書。」
貧困。如:「一二白」。《論語.衛靈公》:「君子固,小人斯濫矣。」
詳細追究。《易經.說卦》:「理盡性,以至於命。」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復前行,欲其林。」
1.澈底。如:「究」、「追不捨」。南朝梁.任昉〈彈奏曹景宗〉:「遂令孤城守,力屈凶威。」
2.極、極端。如:「凶極惡」、「奢極侈」。《宋史.卷三一三.列傳.文彥博》:「彥博雖貴極富,而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恐不及。」
3.徒然、白白地。如:「忙」、「開心」。
黔驢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貴州沒有驢子,有人從外地帶來一頭驢,放在山下餵養。一隻老虎看牠的外表長得很大,起初以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後來看到這隻驢子除了大聲叫,就只會踢,再也沒有別的本領,就撲上去將牠咬死了。典出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後用以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經使完,而終至露出虛弱的本質。如:「他學藝不精,上臺唱沒兩首歌,就黔驢技了。」
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彫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也作「黷武兵」、「兵極武」。
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燕太子丹派荊軻獻燕國的地圖,而藏匕首於圖中,以謀刺秦王的故事。典出《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後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形跡敗露,現出真相。如:「他私下挪用公款來周轉,沒想到圖匕見,終於吃上官司。」也作「圖匕現」、「圖匕首見」。
碧落下黃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碧落,天上。黃泉,地裡。上碧落下黃泉比喻到處尋找。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宋.羅燁《醉翁談錄.卷二.王魁負心桂英死報》:「乃見桂英披髮仗劍,指罵:王魁負義漢,我上碧落下黃泉,尋汝不見,汝卻在此。」
層出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或言論接連出現,似乎沒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豈但不能免,並且千奇百怪的毛病層出不!」也作「層見疊出」、「層出疊見」。
梧鼠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技能雖多而不精。語本《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唐.楊倞.注:「梧鼠當為鼫鼠。」
回味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後細細玩味、體會,越想越有意思。如:「看了這部寓意深刻的電影,讓人回味無。」
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陷於絕境,困之至。《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及至山水盡,一無法想,然後定他一個罪名。」《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兄弟現在已經是山水盡了,苟有一線生路,怎敢冒瀆小翁。」也作「水盡山」、「水山盡」。
鄉僻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僻荒遠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九回:「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髮沖冠!」《文明小史》第八回:「身上雖尚有餘資,無奈這鄉僻壤,既無讀書之人,那裡來的書店?」也作「山僻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