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6.2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答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答問題。《孟子.盡心上》:「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者。」
2.以一問一答體式記述的書。如清朝易本烺有《春秋楚地答問》。
書目答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張之洞提督四川學政時,應答初學者所問而作,一說實出繆荃蓀手。四卷。其書引歷代著作,多達二千餘種,按四部分類,並分子目,指示門徑,極便初學。近人范希曾補正,於各目之下臚列各本,頗便檢查。
書目答問補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目答問補正〕,范希曾(1900-1930)著。希曾,字耒研,號穉露,江蘇淮陰人。幼孤力學,落落自將,為文淵懿渟畜,以桐城方苞、姚鼐為則。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嘗受業於柳詒徵,致力於目錄校讎之學尤勤,細而一字一句,大而古今載籍之浩瀚,手獵目畊,旁參曲證,摘譌而補罅,疑釋而趣張。1927年,就職於江蘇國學圖書館,為編纂。其既委已於學,又體羸多病,平居凝然務絕於俗,吹笙彈箏,朋遊燕飲之會,終歲不一往,利害得失顯晦之端,未嘗以措意。此書為補正張之洞〔書目答問〕之專著,於〔答問〕問世後50年間之新著新雕者,皆有所補,並對原著之譌失也有匡正。據其自跋云:「某案頭初置此書一部,輒就如見,隨手以硃筆補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答案」、「回答」、「對答」、「答覆」。
回報。如:「報答」、「答謝」、「答禮」。
准許。如:「答應」。
狀聲詞。形容時鐘或水滴的聲音。如:「時鐘滴答滴答地走。」、「水滴沿著屋簷滴滴答答地落下!」
羞答答:不好意思的樣子。如:「新娘子看起來總是羞答答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後用以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驥兒承老夫子的春風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也作「化雨春風」。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頭是低賤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龔自珍〈大誓答問第二十六〉:「物必自腐也,而後蟲生之。空穴來風。自此書盛行,為名世大儒所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還是依照其張開的程度。有了上述觀念後,老師可提供邊長不一的角來做為教材,讓學生先以視覺的感覺來回答問題,接著可進行剪紙的活動,將其剪下後重疊,判斷兩者間的大小關係,在此活動中,老師應多提供邊長不一的圖形,以確實糾正學生錯誤之迷思。(註1) 角度類型 直角有了角的大小觀念後,可介紹角度的類型,首先第一種為直角,即為水平直線與鉛垂直線所相接的角,其角度為90度,而專有名詞稱為直角,了解定義後,老師可提供日常生活之用品,如課本的四個角,正方形的角,紙的四個端點等等皆可發現直角的存在。另外,了解直角定義後,則可教導其符號的呈...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期,說話不流利的樣子。艾艾,說話結舌的樣子。[例]他站在臺上期期艾艾的回答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