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8.2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下」。《詩經.大雅.大明》:「上帝女,無貳爾心。」漢.鄭玄.箋:「,視也。」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六:「登高四野,北望青山阿。」
2.來到。如:「光」、「蒞」、「親」、「雙喜門」。《楚辭.屈原.遠遊》:「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乎於微閭。」
3.靠近、依傍。如:「窗而坐」、「門一腳」。《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先是文惠王初都咸陽,廣大宮室,南渭,北涇。」
4.面對、遇到。如:「陣磨槍」、「危不亂」。《論語.述而》:「必也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表涕泣,不知所云。」《儒林外史》第三○回:「只為緣慳分淺,遇不著一個知己,所以對月傷懷,風灑淚!」
5.依著書畫範本摹仿。如:「碑」、「帖」。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學生自會書,春香還勞把筆。」
6.統治。《書經.大禹謨》:「下以簡,御眾以寬。」《管子.八觀》:「置法出令,眾用民。」
7.照、照耀。《尸子.卷上.明堂》:「天高明,然後能燭萬物。」唐.杜甫〈春宿左省〉詩:「星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8.給、加。唐.魏元同〈請吏部各擇寮屬疏〉:「之以利,以察其廉。」宋.歐陽修〈縱囚論〉:「及施恩德以之,可使變而為君子。」
將、正、當。如:「行」、「終」、「時抱佛腳」。《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死謂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為太子,無令他人代之。』」唐.白居易〈長恨歌〉:「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坤(☷)上,表在上下之義。
2.姓。如漢代有孝存。
至靈前弔唁。《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人卜行成,不吉。卜于大宮,且巷出車,吉。」晉.杜預.注:「,哭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三日。」後泛指哀悼。漢.文帝〈遺詔〉:「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于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三日,皆釋服。」
淵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雖有願望,但只憑空妄想,難收實效。參見「河羨魚」條。《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今政而願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
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難而鑄兵,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比喻事到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封神演義》第三五回:「一著空虛百著空。渴掘井,悔之何及!」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宜未雨綢繆,毋渴而掘井。」也作「渴穿井」。
其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到達那地方。《三俠五義》第六五回:「及至身其境,只落得『原來如此』四個大字。」也作「身當其境」。
玉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年少才貌出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到。如:「恭請蒞指導。」
闔第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邀請客人全家到來的敬語。如:「敬請闔第光。」
居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於有利的地位,可控制一切。《續資治通鑑.卷一二四.宋高宗紹興十一年》:「敵居高下,我戰地不利。」
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語本《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深淵,如履薄冰。」比喻戒慎恐懼,十分小心。《後漢書.卷四八.楊終戒傳》:「豈可不深履薄,以為至戒!」《文選.潘岳.西征賦》:「心戰懼以兢悚,如深而履薄。」也作「深履冰」、「履薄深」。
去秋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秋波,秋天澄淨的水波。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去秋波」指別時傳情的眼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你看他兩分襟,不把去秋波掉。」
2.比喻走之前給人好處。如:「老闆出國前去秋波,給所有員工加薪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