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臭味     
瀏覽人次:1219 收藏人次:206712
氣味。因同類的東西氣味相同,故用以比喻同類的人或事物。《左傳.襄公八年》:「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宋.牟巘〈木蘭花慢.山城如斗大〉詞:「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惡味,難聞的氣味。如:「腐敗的肉類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臭味相投     
瀏覽人次:10025 收藏人次:422373
雙方志趣、性情相投合。《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這二位官人,為官也都清正。因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談詩,或奕棋,或在花前竹下,開樽小飲,彼來此往,十分款洽。」《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他自從到省之後,同寅當中不多幾日,居然很結識得幾個人,不是世誼,便是鄉誼,就是一無瓜葛的人,到了此時,一經拉攏,彼此亦就要好起來。所謂『臭味相投』,正是這個道理。」也作「氣味相投」。
譏諷人的興趣、性情相合。如:「他們都愛賭博,因此臭味相投,往來十分密切。」
臭味閾值     
瀏覽人次:550 收藏人次:0
  指臭味的最低嗅覺感知濃度。臭味閾值主要是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對特別配製的空氣樣品,以嗅覺來判定的;測定時,必須多人(六人以上)對不同濃度的樣品進行判斷,之後將每個人的初嗅值平均,即為閾值。不過依此法所判定的臭味閾值各國常有很大的差異。一些大氣中常見的臭味物質的臭味閾值如下:
臭味     
瀏覽人次:413 收藏人次:0
銅錢的臭味。譏諷庸俗的有錢人,或以賄賂拉攏關係的人。如:「他雖家財萬貫,卻聞不到絲毫銅臭味。」
臭味強度     
瀏覽人次:298 收藏人次:0
  用來表示臭味物質對感官影響的指標。臭味強度為嗅覺上感受的量化,不過臭味強度與臭味物質的濃度並不一定成正比的關係;一般用Weber-Fechner法來表示臭味強度,如下式:
  l=k×ln(S/So)
  式中,I為臭味強度;k為比例常數,隨物質不同而不同;S為臭味物質濃度;So為臭味物質初嗅度。另外也有採用心理指數定律的類似方程式來說明臭味強度:
  I=k×Sn
  式中,n為與臭味物質有關的常數,其值通常介於0.15至0.8之間。
臭味物質     
瀏覽人次:175 收藏人次:0
  具有令人不快氣味的氣體蒸氣或氣膠。臭味物質為大氣污染物中的一類,人類嗅覺能感覺到的臭味物質約四千多種,主要皆來自於人類的活動產生。臭味物質以含硫基、氫硫基、硫氰基等官能基的有機物為主;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有硫醇類、氨、硫化氫、甲機硫等。除化學特性外,臭味物質的一些物理特性也與臭味感覺有關,如蒸氣壓、溶解度、可吸附性等。
    
瀏覽人次:23533 收藏人次:2617066
氣味。如:「無聲無臭」、「水是無色無臭的液體。」
難聞的氣味。與「香」相對。如:「口臭」、「汗臭」。
味道難聞的。如:「臭汗」、「臭氣衝天」。
不好的名聲。如:「遺臭萬年」。
醜惡的、令人厭惡的。如:「臭事」、「臭名」、「你別擺臭架子!」、「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
狠狠的。如:「臭罵」、「臭打」。
    
瀏覽人次:9370 收藏人次:1571151
2.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如:「香味」、「怪味」、「臭味」。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97690 收藏人次:11595381
說的這番話,告訴了宣帝,而且又力油添醋地渲染,宣帝聽了非常不高興,於是就將楊惲革職了。 三、1相似詞臭味相投、物以類聚、沆瀣一氣、朋黨比周、狼狽為奸 三、2相反詞君子相友、刎頸之交、患難之交 四、例句例一:審理這件案子的官員雖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個都貪贓枉法。例二:小王和老張上班時間老是在聊八卦雜誌,對自己負責的業務卻是打混摸魚,真是一丘之貉。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79083 收藏人次:5828576
沆瀣,夜間的水氣。「沆瀣一氣」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語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後亦用「沆瀣一氣」比喻彼此臭味相投。
△「臭味相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