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0334 收藏人次:2587930
1.困苦、困難。如:「生活苦」。宋.陸游〈書憤〉詩:「早歲那知世事,中原北望氣如山。」
2.險阻、險惡。如:「險」。漢.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哉何巍巍。」
父母之喪。如:「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吳道助、附子兄弟)遭母童夫人,朝夕哭臨。」《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改授侍中中書監護軍如故,又以居母去官。」
舉步維     
瀏覽人次:11919 收藏人次:511698
邁步困難(維:古漢語助詞)。比喻環境困厄,辦事難以進展。如:「強震過後滿目瘡痍,復原工作舉步維。」
共體時     
瀏覽人次:11211 收藏人次:235211
共同體會當前的困難,並協力度過難關。如:「我們應該共體時,堅守工作崗位。」
    
瀏覽人次:5962 收藏人次:481684
辛困難。《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難。」《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自從我病倒,日用益發難。」
    
瀏覽人次:5149 收藏人次:1840498
困難辛苦。唐.李白〈陳情贈友人〉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辛。」《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東都荒廢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轉運糧食辛。」也作「苦」。
    
瀏覽人次:5086 收藏人次:121897
1.深。《宋史.卷三八○.勾龍如淵傳》:「文章平易者多淺近,淵深者多澀。」
2.阻滯難行。《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時道路澀,兵寇縱橫。」《西遊記》第二○回:「經非難取,只是道中澀難行。」
3.味澀難入口。元.郝經〈橄欖〉詩:「齒牙噴澀,苦硬不可持。」
4.文思遲鈍。《宋史.卷二九六.韓丕傳》:「丕屬思澀,及典書命,傷於稽緩。」
    
瀏覽人次:4678 收藏人次:807123
困難繁重。如:「工作雖然鉅,但是樂趣也不少。」
    
瀏覽人次:3563 收藏人次:383962
困難辛苦。《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大王不思先帝之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也作「辛」。
知之非,行之惟     
瀏覽人次:3233 收藏人次:0
表示要知道道理並不困難,但是要去實踐卻很困難。參見「知難行易」條。
    
瀏覽人次:2564 收藏人次:119834
澀深奧,不易明瞭。如:「這是一門深的學科,要多下工夫才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