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1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要、不要。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寡人親捧盃玉露甘寒,你可也莫得留殘。拚著個醉醺醺,直吃到夜靜更闌。」《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莫得入去,官府知道,引惹事端帶累我。」
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如:「莫怕」、「莫慌」、「閒人莫入」。
沒有。如:「莫不歡喜」、「聽到這個好消息,大家莫不歡欣鼓舞。」
不能、無法。如:「莫測高深」、「變化莫測」。
莫非:A>表示推測、疑問的語詞。如:「莫非是他拿走的?」、「莫非是有人在暗地裡作怪?」B>沒有不是,都是。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莫逆:沒有違逆的事情,比喻朋友要好。如:「莫逆之交」。
汗牛充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據《全唐文.卷五八八.柳宗元》引)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1>者,其為書,處則充2>棟宇,出則汗3>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於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 〔注解〕 (1) 冒沒:傾軋。 (2) 充:填滿、裝滿。 (3) 汗:使出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併合。如:「並案處理」。《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冰炭不可以相並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唐.柳宗元〈駮復讎議〉:「旌與誅,莫得而並焉。」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藍鼎元〈遊夢筆山記〉:「徒以頑然一拳土,久享芳名,余甚惑焉。豈所謂地以人傳者非耶?不然,何其負重望而中無實也!將江郎才盡,而茲山之勝亦隨之。余終莫得其解,請以問後之來遊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可知、不讓人知或不公開的。如:「神祕」、「隱祕」、「祕密」。《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高帝既出,其計祕世莫得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化。《文選.李密.陳情表》:「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論〉:「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閒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參子窋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歸,閒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