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著書     
瀏覽人次:1641 收藏人次:200375
寫書。《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胡母生傳》:「與董仲舒同業,仲舒著書稱其德。」
著書立說     
瀏覽人次:5591 收藏人次:201649
寫作書籍,以成一家之言。《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尚志允令還山,賜內帑銀五百兩,將南京元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仰屋著書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形容專心勤奮的從事著述工作。語本《梁書.卷二二.太祖五王傳.南平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瀏覽人次:99672 收藏人次:12789541
3.撰述、寫作。《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著《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
    
瀏覽人次:17557 收藏人次:7196105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欲擒故縱     
瀏覽人次:67266 收藏人次:2361542
01.《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無如他著書的要作這等欲擒故縱的文章,我說書的也只得這等依頭順尾的演說。」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48049 收藏人次:3009256
牙慧,言談間流露出的智慧。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後慧。』」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清.袁枚〈寄奇方伯書〉:「大概著書立說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賦詩作文,都是自寫胸襟。」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38353 收藏人次:1843921
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車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此借指姬妾及左右內侍。
(3)...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35392 收藏人次:1244180
「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法治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亡國,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時衛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師涓演奏到一半,晉國樂師師曠趕忙阻止說:「這...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31905 收藏人次:2270052
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於是他立即把樑鴻全家遷入他的家宅中居住,並供給他們衣食。樑鴻因此有了機會著書立說。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孟光舉案  相敬如賓 相反詞<<無>> 5.例句現在的夫妻真能做到舉案齊眉的,已經不太多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