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7.7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豈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道不、怎麼不。表示反詰的語氣。《詩經.衛風.竹竿》:「豈不爾思,遠莫致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豈不欲往,畏我友朋。」
豈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是、正對。表示肯定的語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孩兒也,你說的豈不是。」
2.難道不是。表示反詰的語氣。如:「你這樣做,豈不是在嘔氣嗎?」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道、怎麼。表示反問、疑問。如:「豈敢」、「豈能」、「豈有此理」。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元.王義山《稼村類藳.卷一八.講義.豐水有芑武豈不仕貽厥孫謀以燕翼子》:「毋稂莠其志以傷此芑,毋荒落其學以戕此芑,毋揠苗助長以賊此芑,將見豐水人材之盛,不專美於周矣。」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三俠五義》第七七回:「你我讀書人,待人接物,理宜從權達變,不過隨遇而安,行雲流水。過猶不及,其病一也。兄台豈不失於中道乎?」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白駒過隙」。見「白駒過隙」條。 01.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豈不聞光陰如過隙白駒。」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拘泥守成,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典出《韓非子.五蠹》。[例]只想發財而不工作,這豈不是守株待兔!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