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1.948 ms
共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野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的諺語。《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
齊東野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齊國東部地區鄉野鄙俗之語,孟子認為此地的傳言多屬不實。語本《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比喻沒有憑證,荒誕不經,不足採信的言論。明.孫仁儒《東郭記》第六齣:「與君一話真成幸,抵多少丸僚斲郢,這的是齊東野語索分明。」
|
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
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郊區。如:「野外」、「荒野」、「曠野」。
沒禮貌、不文雅。如:「野蠻」、「撒野」。
放縱。如:「心都玩野了」。
不馴的。如:「野性」。
未經人工栽培或養育的。如:「野花」、「野菜」、「野草」、「野馬」。
非正式、在民間而不屬於政府的。如:「野史」、「在野黨」。
界限、地域。如:「分野」、「視野」。
|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三.譏不肖子》:「所謂焚膏繼晷者,非為身計,正為門戶計。且異日恩封,庶幾及父母耳。」
|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1>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2>矣,吾長見笑3>於大方之家4>。」 〔注解〕
(1) 窮:終極、盡頭。
(2) 殆:危險。指下文「見笑於大方之家」。
(3) 見笑:被人譏笑。見,被。
(4) 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見「大方之家」。
|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以訛傳訛,街談巷語,無稽之談,齊東野語反義:耳聞目睹,言之鑿鑿,鑿鑿有據辨似: 「道聽塗說」及「以訛傳訛」都有隨便散播消息或言論的意思。 「道聽塗說」側重於所散播的為未經求證的消息或言論;「以訛傳訛」側重於所散播的為錯誤的消息或言論。 道聽塗說 以訛傳訛 辨似例句 ○ ㄨ 凡事都要實事求是,可不能隨便相信~的話! ㄨ ○ 近來報紙喧騰一時的影星緋聞事件,原來是~,根本就是誤會一場。
|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1>,於是焉河伯2>始旋3>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歎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回轉。
(4) 望洋:洋,陽的假借字。...
|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ruò chū yī chè釋義︰即「如出一轍」。見「如出一轍」條。
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五.用事偶同》:「二公豈相蹈襲者邪?其用事造語,若出一轍,而不以為嫌也。」
02.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一.唐中宗》:「天下乃箝口絕筆,以成乎同惡相扇之勢,此唐、宋之所以亡,與漢末黨錮之禍若出一轍也。」
|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