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附和     
瀏覽人次:6808 收藏人次:248958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而同聲應和。《古今小說.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或時唾罵嚴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如何倒附和起新黨來?索性要開學堂了。」
2.依附勾結。宋.葉適〈國子監主簿周公墓誌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明史.卷一七九.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
3.響應、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
隨聲附和     
瀏覽人次:1864 收藏人次:340907
自己沒有主見,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見。《文明小史》第五○回:「底下便鬨然叫起好來。勞航芥雖是不懂,卻要隨聲附和,把巴掌拍得一片聲響。」《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八回:「眾人也有隨聲附和的,說得薇園心中沒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麼,賣甚麼藥。」
同聲附和     
瀏覽人次:814 收藏人次:0
同聲,一起出聲。「同聲附和」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01.宋.劉克莊〈龍學餘尚書神道碑〉:「戰無必勝之形,守無可恃之勢。同聲附和,隨事輒變。」 
附和隨聲     
瀏覽人次:601 收藏人次:0
即「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01.清.顧復《平生壯觀》卷九:「既知借名之改作,亦附和隨聲,後有慧眼,其謂我何,不可以不辨。」
    
瀏覽人次:80823 收藏人次:12550617
1.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瀏覽人次:8244 收藏人次:1932501
5.應和。如:「附和」、「附議」。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66629 收藏人次:5463240
05.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三.郭劉二疏》:「明珠一人,其智術足以彌縫過惡,又有余國柱奸謀附和,負恩之罪,罄竹難書。伏祈霆威,立加嚴譴,天下人情無不欣暢矣。」
    
瀏覽人次:45619 收藏人次:2244628
3.附和。如:「裡應外合」、「同聲相應」。《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瀏覽人次:44075 收藏人次:7554119
2.附和的、次要的。[例]從犯、從吏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43889 收藏人次:1958098
的教學方法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渴天才,如有所立卓爾。」別的弟子也附和說他們也有同感。 四、相似相反詞 1. 相似詞諄諄教導諄諄教悔2. 相反詞引入歧途 五、例句 一個好教師的標準應該是能夠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