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14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勒庫拉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舞蹈名稱。在新赫布里地群島的馬勒庫拉及其東北海岸小島上有三種主要的舞蹈形式:行進舞蹈、圓形舞蹈、啞劇迷宮舞蹈(即那連Na-leng)。所有的舞皆與下列有關:漫長的循環式禮儀馬基(Maki)和杜瑞那別舞(Turei Nambe);以及死亡、男子成年禮、新獨木舟下水禮等。這些表演皆於馬勒庫拉舞蹈場地表演,此場地或為長方形而新鑼放於中央,但行進舞蹈則在往場地的路途或海灘舉行。行進舞蹈中Na-Rel蕉葉舞(Ro-Mbulat)和火炬行進舞(Bot-Mau)為最重要,而其餘五種圓形舞:威拉(Velal)、嘿克嘿克雷安(Hek-Hekelean)、杜瑞那別禮儀(Yurei Na-Mbe ritual)...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馬勒庫拉舞蹈場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新赫布里地群島的馬勒庫拉及其東北海岸小島上,有兩種舞蹈場地:長方形和圓形。每一村落擁有一舞蹈場地,為馬基禮儀循環的中心地點。作為祭禮用的石頭平台、都爾門、獨石巨碑(見馬勒庫拉舞蹈)即建造於此場地。另有新木鑼置放於此,主要的禮儀和儀式舞蹈亦於此舉行。在瓦歐(Vao)、阿它契(Atchin)和瓦拉(Wala),此種細長形的場地,新木鑼沿著上方或男人邊放置;在南方、馬勒庫拉和一些小島則是圓形場地而鑼放於中央。所有的舞蹈場地名稱皆意指「神聖地方」。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嚼口的馬絡頭。如:「鞍勒」。
收住韁繩。如:「懸崖勒馬」。
強制。如:「勒索」、「勒戒」、「勒令退學」。
刻識、作記號。如:「勒石」、「勒碑」。
用繩子、皮帶等綑綁或套牢後,再用力拉緊。如:「勒死」、「勒緊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踏。如:「赴湯蹈火」、「重蹈覆轍」。
遵循、實行。如:「循規蹈矩」。
頓腳、跳動。如:「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朝拜的儀節。《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元祐元年復得疾,詔朝會再拜,勿舞蹈。」《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2.一種藝術形式。為人體配合音樂或節奏所作的各種動作。以有韻律的動作表達人內心的思想情感,並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扯。如:「拉車」、「拉扯」、「拉鈴」。
延長。如:「拉長」。
撮合、聯絡使接近。如:「拉攏」、「拉關係」、「拉生意」。
幫助。如:「拉他一把」。
排泄。如:「拉肚子」、「拉屎」。
一種演奏方法。如:「拉胡琴」、「拉小提琴」。
拉拔:撫養。如:「她辛辛苦苦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藏器物、財貨的處所。如:「倉庫」、「書庫」、「冰庫」、「保險庫」。
一種收集資料的電腦檔案。如:「資料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