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04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仁慈的行為。《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紅樓夢》第七二回:「倘或日後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麼報你的德行。」
2.嘲諷或鄙視讓人產生惡感的儀態或行止。如:「他那副爛醉如泥的德行,令人討厭。」
德行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一種目的論的倫理學,揭櫫人生以追求幸福或至高善為終極的目的,重視人生價值的全面實現或完成,因此他的倫理學也被稱為「幸福論」。這個幸福只有在個人本有能力,本性的潛能都得到全面的開展時,所謂德行,就是個人本有能力的卓越化與良好人際關係的滿全,德行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兒童應該從小就接受道德訓練,對人生的要求作出回應。他認為,...
德行為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行為訓練是指透過對學生日常慎思性行為的指導,與道德規律行為的訓練,使其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教學,是德育方法的模式之一。這種模式側重他律式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種層次較低的德育模式,故應慎重考量施教者所訂定的道德行為。
  主張道德行為訓練的學派可以社會學習論為代表,該派主張道德行為是個人在生活的社會中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經學習歷程建立的,如班杜拉(A. Bandura)所提出的抗拒誘惑、賞罰控制以及楷模學習等概念,即顯示道德行為是由外在增強與訓練塑造而成。
  不過道德行為的訓練固然有其價值性,但是如何避免以強制性的方式訓練,以及如何將道德行為的層次由他律提升至自律的...
道德判斷與道德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判斷與道德行動有密切的關係。道德判斷指對於是非善惡作分辨、批判、評估、抉擇等的能力。道德行動指實踐善良的行為表現。前者是認知層次,後者是實踐層次。成熟的道德判斷是成熟的道德行動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充分條件。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或不相信)道德原則,就不會遵循道德原則。但也有人了解原則推理,卻不遵從那些原則行動。因此除了道德判斷外,尚須將「道德推理」轉變為「道德行動」。
  道德判斷與道德行動的關係如下:
  1.成熟的道德判斷是成熟的道德行動的先決條件。認知發展理論認為推理與行為是相聯結的。因此成熟的道德行動需要成熟的道德思考作先決條件。
  2.道德判斷與道...
德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缺德的話。如:「隨處倒垃圾,是沒德行的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獸行」、「德行」。《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我國典籍中,「德」字常常單獨出現,例如〔周易.繫辭下傳.第一章〕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說,天地生成萬物是天地之「德」,而且是「大德」。「德」字的意義為何?據〔禮記.樂記〕所說:「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德也者,得於身者也。」是獲得、得到的意思。
  「天德」的觀念還可進而推到「人德」的實踐,例如〔漢黃石公素書.原始章〕說:「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朱熹也說:「德之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德者,道理得於吾心之謂。」另〔張子正蒙.至當〕別說:「得天下之理之謂德。」陳北溪也說:「德者,己之所獨得,德是行是道而有德於吾心。」究竟這個所得之德是什麼...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這裡主要在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所在,後來從這裡的語意衍生出「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是指從自己本身尋找原因,追究責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檢討改進的功夫。在《禮記.射義》中有提到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提到:「我喜愛人們,但人們卻不親近我,就表示...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雨」則是出自《孟子.盡心上》,內容是寫君子有種教人的方法,分別是像及時雨一樣及時的潤育教化、成就他的德行、通達他的才能、應答他的問題以及沒有在門下受業,但私自以君子的言行為榜樣,來培養自身這五種。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春風化雨」,用來指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亦用於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導。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