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96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動、行為。如:「他在外所為與我無關。」
原因。如:「所為何事?」
所作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的作為。如:「我一生的所作所為都光明磊落,沒有不可告人之事。」《紅樓夢》第一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所作所為,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莫知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緒激動,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晉書.卷七六.王廙傳》:「是時溫將廢海西公,百僚震慄,溫亦色動,莫知所為。」《元史.卷一三六.哈剌哈孫傳》:「三月朔,列牘請署,后決以三月三日御殿聽政,乃立署之,眾大喜,莫知所為。」也作「莫知所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也作「求魚緣木」。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同契》是一本將《周易》易理、「黃老」、「爐火」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因此又稱為《周易參同契》,托言《易經》中的卦象,結合黃老學說,以闡明煉丹(即爐火)的原理和方法,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像快馬四處地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後來「心猿意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違反、違逆。《孟子.告子下》:「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難拂你老先生一片為好的意思。」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1.學生自律行為的養成2.自律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1)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2)自我評價:指個人經由自我觀察後,按照自己所訂的行為標評判自己的行為。(3)自我強化:指個人按照自訂標準評判過自己行為之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 參考書目註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註2: 班杜拉(1977),周曉虹譯,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 : 桂冠。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社會學習論英文關鍵字: social Learning th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