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監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對未成年人及禁治產人,盡監督保護之責者,稱為「監護人」。也稱為「保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衛、保衛。如:「保護」、「守護」、「維護」、「防護」。
醫療照顧。如:「醫護」、「救護」、「看護」。
包庇、遮掩。如:「庇護」、「護短」、「掩護」。
護照:出國旅行及轉運貨物時,由政府發給的證明文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看、督察。如:「監看」、「監察」、「監工」、「監視」、「監考」。
關犯人的地方。如:「探監」、「監牢」、「監獄」。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如:「欽天監」。
古代宮中侍奉帝王的官名。如:「太監」、「內監」。
監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督察。《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與同載,反使監護軍長者!」《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詔使留屯長安,悉監護諸將。」
2.法律上指對未成年人及禁治產人,盡監督保護之責,以確保其人身、財產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的安全。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當事人在法律程序上提出其心理健康上問題時(例:子女監護訴訟時)第三者在諮商現場時當事人未滿十八歲,監護人有權知道時機構或制度上的資料分享為治療部分時在刑事系統中必須分享資料時當事人透漏資料是為達成其犯罪詐欺行為時諮商員有理由懷疑兒童有受虐嫌疑時有舉發之責 輔導的相關理論心理分析學派輔導理論人本主義學派輔導理論格式塔學派輔導理論 輔導互動模式理情模式 / 理情行為治療(REBT)U型模式自尊模式
家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的「家長」則經常是泛指家屬,不一定是指父母,有可能是祖父母、較年長之兄姐、叔伯姑姨舅或其他指定之監護人。 家長的類型與互動方式家長可能因其個人求學經驗、生活經驗、教育訓練、期望、社經背景、環境和其他因素,而對教師或學校教育抱持特定的認知和態度。Williams等人提出的七種家長類型與互動方式(註1)1. 無敵亦、合作型家長:這類家長會配合教師對學生的要求。2. 焦慮或壓迫型家長:家長很擔心小孩輸給別人,主觀性強。3. 自我涉入型家長:聽到孩子的評論,有鏡射的印象,覺得好像在說自己。4. 否定型家長:這類家長認為孩子沒...
專業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要的個人資料;第二是儘可能不要個別記錄每一個人的每一行為反應或意見;第三是必須尊重當事人或其家長(監護人)的意願,如當事人缺乏參與意願,則不可勉強。 (二)確保個人隱私為保障同意接受研究者的私人興趣及特質,進行教育研究時要遵守匿名(anonimity)及私密性(confidentiality)原則,前一項原則是指研究者無法從所蒐集到的資料判斷出提供此資料的個人身分,後一項原則是指外界無法探悉某一特定對象所提供的資料。透過集體整理與分析資料的方式,以及以代碼替每一筆資料的身分可以做到匿名的原則。為遵守私密原則,在研究完成...
高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好自由的高更成為船上的勤雜工又在軍艦上住了兩年,直到西元1871才結束在海上漂流的日子,往後高更的監護人為他在巴黎謀得一份與股票相關的優渥工作,同時,高更得以一窺監護人的藝術收藏,漸漸養成上畫廊的習慣,成為一名業餘的畫家。至1870晚期,高更的經濟生活無虞,不僅收藏了馬奈、畢沙羅、塞尚、莫內等的作品,內心對藝術的嚮往愈來愈強烈,參加完第五次印象派畫展的後三年,決定徹底拋棄商業經營,正式踏上藝術之路後,卻日趨貧困,家庭生活亦不盡滿意,西元1888年...
家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目錄1 內涵2 範圍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內涵係指父母或監護人再家庭給予子女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和內容,以及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家庭是社會組織最基本的單位,也是個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一切教育中的根本教育。在原始社會中所有教育的責任都落在家庭身上,到了中世紀學校教育的興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負起孩子的教育責任。雖然學校教育具有集體教學的方便性,也有專業人員進行有系統的教學,但是仍無法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基本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於增進家庭和諧、培養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