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的     
瀏覽人次:8331 收藏人次:420649
想要達到的目標。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目的     
瀏覽人次:5998 收藏人次:0
  目的論主張,存在於自然界的所有東西都具有他們個別存在的目的,他們自身的價值,不是在別的,正是在於他們的活動或運行與實現這個目的不謀而合。某些受目的論影響的生態學家認為,自然生態系統具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維持本身所具有良好而和諧的秩序,不僅如此,其中所有的構成物種與個體都具有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整個系統的秩序做出貢獻,因而都具有他們自身的價值,完全不依賴於人類是否能夠利用他們維生或創造文明。他們甚至認為,以人為的方式去干擾或騷動自然的生態系統是不應該的。由於實證科學的發達,目的論逐漸受到質疑,「目的」不再是我們解釋自然(或自然界的任何物種與個體)為什麼存在所必須訴諸的項目,因此將一套...  「目的論」一詞包括三個不同的概念:一是神學中的目的論論證(Teleological Argument):二是科學中的目的論解釋(Teleological Explanation);三是倫理學中的目的論倫理學(Teleological Ethics)。
1.神學中的目的論論證試圖證明上帝存在,又稱為設計的論證(argument from or to design);其主要論點為:在這個宇宙中,萬事萬物搭配得如此巧妙協調,人者如星球之運行,小者如手與眼的關係,這協調的整體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出自一個設計者,這個設計者就是上帝。目的論的論證、存有論的論證(Ontological Argu...
漫無目的     
瀏覽人次:2754 收藏人次:0
形容無所事事,沒有任何目標。如:「她漫無目的的在人群中走著。」
目的     
瀏覽人次:2606 收藏人次:623451
想要到達的地方。如:「目的地到了,請諸位旅客拿好行李下車。」
目標、目的、宗旨     
瀏覽人次:1986 收藏人次:0
  目標與目的都是指導活動的準則,可以做為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方向。如以抽象或具體的程度來區分,最為高遠的稱為目的或宗旨,比較具體的則稱為目標。目的較重於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目標則較屬於個別的、部分的、具體的。
  教育領域中,也依目標的高遠或具體,由上而下的於各教育層次分別採用各種名稱,例如教育宗旨(Aim)、教育目的(Goal)、教育目標(Objective)、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單元目標與行為目標等。
  教育目標的層次、依據及決定者的關係,司琦在〔課程導論〕(民78)一書中,將之列表如下圖。
  
  我國於民國十八年(1929)頒布〔中華民...
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1425 收藏人次:200472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動預定的理想,決定教育發展的歸趨,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是評鑑教育效果的依據,使教育成為有意義、有方向的活動。  中國歷代的教育目的以培養治者和有德有用的大眾為目的。現在則見於政府所頒的教育宗旨,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首次頒布教育宗旨,宣示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為教育目的。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明令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宗旨為:「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此宗旨至今仍是我國教育的最高指導方針。  教育目的受哲學思想的影響,也隨社...
目的理性行動     
瀏覽人次:826 收藏人次:0
  目的理性行動是指實證性、講求效率與成效的理性活動,其理性屬工具理性。不同於溝通理性行動。溝通理性行動基於主體道德責任的理性行動,並須檢證社會規範的確切性。目的理性與溝通理性乃相對的概念。目的理性值基於生產力效率上,隱含著對自然控制能力之增加,屬於實證與分析的科技。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採用目的理性概念批判科學啟蒙後之社會,已步入人類理性被窄化為科技理性,社會互動、道德意識與藝術境界均被科技性之目的所淹沒,乃至於消失殆盡。如科層體制僵化了人類與社會的關係,消蝕了理性行為的內在性動機,尤其是倫理或價值生活。
  哈伯瑪斯認為人類理性不僅有目的理性,...
教育的外在目的     
瀏覽人次:686 收藏人次:0
教育的外在目的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外在目的之產生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理想主義的形上學,在本體論或存在的理論上,偏重世界之恆久以及不變的特性上,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以及那些所謂存在的表象,則是經常變化無常的,此派的目的論,我們稱之為教育的外在目的。(註1) 定義在教育之理論上,此理論與內在理論是...
生活預備的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533 收藏人次:0
  生活預備的教育目的論是將教育的目的確立在完滿生活(Complete living)的預備上;係由英國學者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所提出。斯賓塞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What Knowledge is of the Most Worth?)一文中,提出了完滿生活的預備,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由於斯賓塞有生物學及社會學的豐富知識,使他清晰地了解到,個人生活的預備,有賴於教育的協助。斯賓塞以為完滿生活的實現,需要科學的知識,以幫助個人解決其自我生存的各種問題,如:個人處在現代社會,需要科學知識,以便適應職業活動所需;生育子女,不管是養育、教導,都需要科學知識...
教育目的之功能     
瀏覽人次:47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對自我的功能3 對社會的功能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教育目的乃是指導教育發展得方向或理想,教育實施及設施遵照這種方向或指標發展,便不致造成在人力、物力及時間上的浪費。似應具有以下功能,啟迪人類理性,充實精神生活,傳遞社會文化,配合社會需求,達成自我實現。(註1) 對自我的功能在理想主義的學者思維中,多以教育啟迪人類理性的歷程作為教育之主要功能,所以特別注重腦部思索的,過去柏拉圖曾把人類的靈魂分為幾種類型,理性、意志及情慾三者,這三者看似七情六慾的三者分類,然而實際上卻是另一種分法,理智所代表的是一種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