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市儈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shì kuà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kuài
解釋:
  1. 舊時指買賣的中間人。今多指致力追求利益或貪圖私利的人。
    【例】市儈氣息、市儈作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市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kuài
解釋:
介紹買賣雙方成交而居間牟利的人。《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志四》:「鬻兩池鹽者,坊市居邸主人、市儈皆論坐。」後常用以形容唯利是圖的人。如:「他一副唯利是圖的樣子,活像人家說的市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市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奸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